与程行谌有关的诗词

则堂

宋代· 文天祥

北入京城,贾馀庆迎逢卖国。
既令学士降诏,俾天下州郡归附之。
又各州付一省劄,惟枢密则堂、家先生铉翁于省劄上不肯押号。
吴丞相坚号老儒,不能自持,一切惟贾馀庆之命,其愧则堂甚矣。
程鹏飞见则堂不肯奉命,堂中作色,欲缚之去。
则堂云中书省无缚执政之理,归私厅以待执,北竟不敢谁何。
予在北,以忠义孤立,闻其事以自壮云。
山河四塞旧瓯金,艺祖高宗实鉴临。
一日尽将输敌手,何人卖国独甘心。
中书堂帖下诸城,摇首庭中号独清。
此后方知枢密事,从今北地转相惊。

狼三则

清代· 蒲松龄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

维则轩

明代· 程敏政

寒日下乔木,回风动前轩。忆当亲在时,于兹奉寒暄。

一朝事变作,白玉埋荒园。墓庐忍栖息,三回见正元。

瀼瀼春露寒,凛凛秋霜繁。伤哉罔极恩,恨不同九原。

归来过庭处,阶草青更蕃。载诵下武篇,感激思圣言。

高楣揭华榜,求仁示南辕。勖尔子若孙,永矢当勿谖。

云山高崒嵂,涧水鸣潺湲。相望不可即,泪下空澜翻。

哭淑则

明代· 黎景义

爱女生四载,岁月忽蹉跎。不幸而短命,一朝灾祸罗。

偃卧垂十日,永辞归山阿。死者竟已矣,吾生长悲嗟。

无病防汝病,有病惧病多。未死忧汝死,既死伤如何。

当汝未死时,依依色笑和。身披红布袍,足穿乌革靴。

楼阶下复上,舞蹈何婆娑。睡起弗娇啼,无人尝自歌。

伯叔父若母,怜爱咸匪他。祖母勤顾复,饮啖分鸡鹅。

提携赖诸姊,奔走随阿哥。嬉戏有馀欢,称名带微讹。

池边玩金鱼,庭前攀绿荷。今年我教学,远离锦水波。

每遇一归来,迎笑不觉哗。瞻拜忘其疲,眷恋若有加。

值缝新帐成,时于帐中遮。角钩弄流苏,檐画识春华。

胡为倏婴疾,热癍成沉疴。不食复不语,始犹呼饮茶。

既遂痛苦毒,挥手徒噫哑。弥留已浃旬,两眼湿流波。

瞪认嘂惨悽,奋兴势微斜。恨身黏床席,恨声滞齿牙。

知汝与我诀,无复得抚摩。我言汝其死,命也难复瘥。

恸哭天地昏,相看泪滂沱。岂意我一出,汝魂竟登遐。

自此从外还,不见汝在家。哀情讵尽陈,肺肝刺刀戈。

终夜但展转,泪多眼生花。愈想愈狂惘,历乱心如麻。

时序自淹速,今兹反难过。此生终有涯,此恨焉能磨。

答嘉则

明代· 徐渭

才子能文幕府收,将携箧剑副行舟。碧幢近映江光暮,彤管遥分树色秋。

万里烟波双伴影,几群凫雁一沧洲。回看天际冥冥处,搔首西风动客愁。

送陈则

明代· 高启

挟策去谁亲,侯门不礼宾。
愁边长夜雨,梦里少年春。
树引离乡路,花骄失意人。
一杯歌短调,相送欲沾巾。

目则山

清代· 高晫

削出目则山,矗起阿僰部。舍马从步入,路仄足迹聚。

泥湿苔如镜,石锐势若拒。攀援断藤行,数起而数仆。

山脚霞未明,山腰日已午。曲径从今日,草木自万古。

丛丛回寒风,霏霏染翠羽。仿佛露崇冈,蛮营列山坞。

废灶留残烟,道傍拾遗弩。泠然泉声落,似犹杂金鼓。

盘顶云雾开,秀峰若可数。恍惚见吴山,慰此行路苦。

未敢舒鸾啸,恐惊豺虎怒。

诗僧则

宋代· 苏舜钦

全吴气象豪,诗思合翘翘。风雅久零落,江山应寂寥。

会将趋古淡,先可去浮嚣。好约长吟处,霜天看怒潮。

论语七则

先秦· 佚名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踰 同:逾)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颂一百则

宋代· 释重顯

末后句,为君说,
明暗双双底时节。同条生也共相知,
不同条死还殊绝。还殊绝,
黄头碧眼须甄别。南北东西归去来,
夜深同看千岩雪。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