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王贞白的诗词
早年经历
早年王贞白曾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读书。曾经就用诗词记述了自己专心读书的经历。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这首《白鹿洞》是王贞白在读书之时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惜时诗,是自己读书生活的写照。
两获科甲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王贞白参加科举考中进士,当时崔凝考定进士二十五人。但由于考试出现风波,市井议论纷纷,当时有人以为这次考试不无“猫腻”,遂纷纷向上举报。碍于舆论的压力,朝廷于是推翻已经放榜的结果而诏令翰林学士陆扆于内殿进行复试,内出四题,为曲直不相入赋,良弓献部赋,询于荔荛诗,品物咸熙诗。最终只有观文、程宴、崔赏、崔仁宝等四人,及卢瞻、韦说、封渭、韦希震、张蠙、黄滔、卢鼎、王贞白、沈崧、陈晓、李龟桢等十一人,一起中举,其余十人则经复试而淘汰。王贞白两获科甲,正是经过接连三番科考才得以登第的。
从军生活
其后,王贞白远赴边塞经过了一段从军生活。王贞白早就怀有一番宏愿,随军出塞抵御外敌本来就是他为实现志愿的自觉行动。他在出征前写的《拟塞外征行》中就已表白了自己的一腔豪情。
步入仕途
天复二年(公元902年),王贞白授校书郎,正式步入仕途。此时已是距他考中进士七年之后的事了。因此,著名诗人郑谷便写了首五言诗来安慰他,其中有句云:“殿前新进士,阙下校书郎。”在政治上,王贞白有着鲜明的立场与决心,他在《宫产瑞莲》诗中写道:“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然而天性耿直的王贞白并没有能够实现他的志向。此时大唐已远非昔比,政治一派腐朽,朝廷上下到处有贼臣奸相,战端四起。
自从进入朝廷之后,王贞白就已深刻地感受到了唐末政治上的污浊与腐败,在很多首诗中都鲜明地反映了他的这种思想情绪。他吟出“时官苟贪浊,田舍生忧煎”(《田舍曲》)诗句,不仅对那些贪官污吏痛加斥责,而且对苦难的劳动人民表现出无比的同情。他赞赏严子陵那种“下视汉公卿”(《题严陵钓台》)、“高卧不示荣(《钓台》)的风格,而同时也反对并批评严子陵的置国家安危而不顾的消极态度,写道:“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题严陵钓台》)王贞白深感自己无力挽救日益衰败的大唐社稷而弃官退隐,但是他始终摆脱不了面对国家危亡的情感痛苦。“前年帝里探春时,寺寺名花我尽知。今日长安已灰烬,忍随南国对芳枝。”(《看天王院牡丹》)这种亡国之痛深深地伤及诗人的心灵。“恶闻亡越事,洗耳大江滨。”(《泛镜湖》)退隐实际上是他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守义退隐
仅在朝廷中担任闲职的王贞白在盘桓数年后,终于无法忍受尔虞我诈、人心惶惶的官场生活,趁唐昭宗赴岐山狩猎之时,愤然退出这一是非之地,归隐返乡。王贞白弃官归隐,时年还不到三十五岁。
王贞白退隐之后,并没有去过那种闲逸自在的生活,而是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了家乡百姓,在乡邑永丰县城外西山之南创建“山斋书舍”潜心教学,为家乡子弟传道解惑。以著书自娱,勤奋不辍,不复仕进,常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江西四大诗人”。
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葬于广丰县县城西门外城壕畔,时值梁代,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
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