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舆(1785~1839)清代诗文家、文学评论家。字彦辅,号四农,别号艮庭居士、三录居士、念重学人、念石人,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性至孝,屡困州举。道光八年,年四十余,始举乡榜第一。大挑以知县分安徽,未到官卒。诗文精深,为嘉、道间一作手。有《养一斋集》。弟子以鲁一同最著名。
潘德舆的诗词
乾隆五十年(1785年)生于江南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车桥镇。先世居郡城,自先生始为车桥人。九世祖潘埙,明正德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河南巡抚。潘氏经明清之际的社会变革和动乱,家道中落,但仍然是书香世家。祖兆黉,父宗睿,均为庠生,毕生教读,穷愁一世。宗睿在经学、诗学均有较高的造诣。“经义词章,名噪一时,内行尤伟。”(曹镳《信今录》)著有《笥箫诗文集》。“……其为诗也气醇而色幽,味俊而质古。”(黄爵滋《笥箫诗集·序》)母卢氏亦知书,通诗文。
潘德舆“幼而聪慧,记诵如成人”,六岁入家塾,八岁正式从邑庠生张篱东(名今彭)受业,九岁即能诗,所作《老树》、《梨花》二诗,颇为父辈赏识。性至孝,十一岁时,母卢氏去世,他日夜思念,“哭不绝声”,其后父又“患咯血”症,病卧床榻,延医熬药,饮食汤水,均由其操持。
嘉庆五年(1800年),潘德舆年十六,入县学,为秀才。学使钱樾“取古学第一”,知府宫懋弼称其“海内奇才”。是年秋,应“戊申乡闱,房荐不售”。十一年(1806年)岁科试第一,为廪生,“食米廪”。其后“屡困州举”,除开科之年,赴金陵(今南京)应试外,均在乡里授徒,著书立说。先后就馆于沙家庄马氏,城内丁氏、王氏,河下阎氏、梁氏,车桥鲍氏、邵氏,从学者甚众。后成为著名学者、古文家、经学家、诗人的丁晏、鲁一同曾师事于潘,孔继鑅、吴昆田等则出之门下。“初仪征阮元为漕运总督,招先生,力辞不往”。后大吏朱桂桢、周天爵等“于先生皆愿纳交”。潘亦谢不见。
道光三年(1823年),潘德舆于车桥邵氏宅外建书屋三间,使命名为“养一斋”,书联云:“教悌崇廉耻;博洽精文章”以自勉,表达其立身处世、淡泊宁静的志趣和嗜学不倦的毅力。从此,“养一先生”闻名于世。
道光八年(1828年)“钟昌(仰山)、黄爵滋(树斋)主江南试”,潘德舆再次应考,揭榜为解元(第一名举人),“士论翕然,谓得一知名士”。好友邱广业贺诗云:“天上光芒耿璧星,寒窗辛苦卅年经,文章有价关风会,乡里从今识典型。”此时潘已四十四岁了。
自第二年春始,潘德舆又先后6次参加会试,未能考取进士。道光十年(1830年)春应座师钟仰山之聘,赴京馆于钟氏家塾,教其子宗贻、宗佑近二年。辞馆时,钟一再挽留,潘执意归里。在京期间结识文坛名流张际亮(亨甫)、姚莹等,张际亮是著名“狂士”、林则徐的好友,姚莹写的文章颇具爱国思想,这批具有改革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应顺天乡试、会试聚会到一起,“议论追逐,以求文章之真,亦阴以觇气运之赢缩衰长,而庶几波流之一返也”。
潘德舆“每当酒酣耳热,慷慨论天下大事,辄拊膺流涕。”他历来主张“学以克己为要”,“经世致用”。在当时吏治败坏,士风堕落的情况下,他提出读书人作文章应以“挽回世运”为宗旨,以为“天下之大病不外一‘吏‘字,尤不外一‘例’字,而实不外一‘利’字。”即天下的祸害在于官吏,当时官多,胥吏坑害百姓,尤其在为官者墨守成例,不思改革,不思进取,其实质在于官吏追逐金钱,贪赃枉法。此语可谓切中时弊,体现了其励精图治的政治抱负。
道光十五年(1835年),潘德舆中举后将近8年,在京“大挑一等”,分发安徽候补知县,他虽认为“当知县可以救世,不可不为。”(《家书》)然由“候补”为“实授”,又谈何容易。他终于“以科目资浅截留”未赴任。不久即去阜宁任观海书院讲席,又馆于仪征、扬州姚莹家塾,继续其教读生涯。
道光十九年(1839年)潘德舆病逝于车桥,年仅五十五岁。20年后,淮安学界举行隆重典礼,迎潘氏“神位”入府学乡贤祠。
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