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为「高阳台 」的诗词(286 首)

高阳台·桥影流虹

清代· 朱彝尊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

清代· 林则徐

玉粟收余,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泥丸,捐万缗钱。
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高阳台·西湖春感

宋代· 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宋代·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高阳台·落梅

宋代· 吴文英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宋代· 吴文英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高阳台

宋代· 王观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
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宋代· 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高阳台·除夜

宋代· 韩疁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高阳台(闰元宵)

宋代· 蒋捷

桥尾星沈,街心尘敛,天公还把春饶。桂月黄昏,金丝柳换星摇。相逢小曲方嫌冷,便暖薰、珠络香飘。却怜他、隔岁芳期,枉费囊绡。
人情终似娥儿舞,到嚬翻宿粉,怎比初描。认得游踪,花骢不住嘶骄。梅梢一寸残红炬,喜尚堪、移照樱桃。醉醺醺,不记元宵,只道花朝。

高阳台·过种山即越文种墓

宋代· 吴文英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最无情,岸上闲花,腥染春愁。
当时白石苍松路,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木客歌阑,青春一梦荒丘。年年古苑西风到,雁怨啼、绿水葓秋。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

清代· 郭麐

暗水通潮,痴云阁雨,微阴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清歌欲遏行云住,露春纤、并坐调笙。莫多情,第一难忘,席上轻盈。
天涯我是飘零惯,任飞花无定,相送人行。见说兰舟,明朝也泊长亭。门前记取垂杨树,只藏他、三两秋莺。一程程,愁水愁风,不要人听。

高阳台·残萼梅酸

宋代· 王沂孙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独立雕阑,谁怜枉度华年。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高阳台·空斋宵坐,悄然寡欢,言愁欲愁,赋此寄遣

清代· 李岳瑞

倚槛邀凉,钩帘贮月,画桥暝色沈沈。风外银箫,无端搅起秋心。

天涯才有新晴意,怕微云、又作轻阴。最怜他、瘦蝶悽花,一夜霜深。

江南万里凭阑思,奈瑶华织就,难觅青禽。经醉湖山,可堪倦眼登临。

星辰历历绳河转,伴清愁、屋角蛩吟。镇销凝、香篆徐添,浊酒孤斟。

高阳台·傅沅叔属题其聘室聂稚梅女士诗扇遗墨

清代· 夏孙桐

玉镜留盟,蕊珠证果,彩鸾一纸人间。攀桂仙郎,艳称璧合良缘。

娲皇莫补情天缺,望银河、风引舟还。护遗芬、宝扇徵题,故剑同看。

黄门老去犹追感,诵凄清诔笔,永眷钗钿。慧业三生,外家曾溯渊源。

粲花诗句簪花字,付燃脂、集里流传。丽金箱、片羽光芒,增色彤编。

庆宫春/高阳台 重登峨眉亭感旧

宋代· 刘澜

春剪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

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敧侧。英雄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平生高兴,青莲一叶,从此飘然八极。

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百年前事,欲问东风,酒醒长笛。

高阳台 芦花用吴梦窗韵

清代· 王策

寻去非花,看来若梦,秋光散落溪湾。萧瑟离披,一天愁思回环。

西风荡破潇湘色,淡濛濛、冷雁前山。最难禁,船在霜中,月在江干。

天生一种凄凉性,惯烟迷似病,雨浥成瘢。纵使成林,依然丰骨清寒。

水云路远家何在,黯消魂、柳外枫边。伴黄昏,渔火汀洲,宿鹭沙圆。

高阳台

清代· 赵庆熹

明白梨花,昏黄杨柳,生来都会魂消。如雪如丝,一般各度春宵。

重门深闭葳蕤锁,只相思、梦不关牢。漏迢迢。醒也今朝,睡也今朝。

铜盘尚记承红泪,记封题、罗帕湿裹鲛绡。愁煞双鳞,何曾信息如潮。

人间容易裴航老,盼云英、目断蓝桥。尽无聊。酒尽三杯,烛换三条。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宋代· 周密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高阳台(寄题荪壁山房)

宋代· 李彭老

石笋埋云,风篁啸晚,翠微高处幽居。缥简云签,人间一点尘无。绿深门户啼鹃外,看堆床、宝晋图书。仅萧闲,浴砚临池,滴露研朱。
旧时曾写桃花扇,弄霏香秀笔,春满西湖。松菊依然,柴桑自爱吾庐。冰弦玉柱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照窗明,小字珠玑,重见欧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