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出自唐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注释

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入竹去:进入竹林。
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段中共有五句,句句押韵,“声”、“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如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

“八月秋高风句声,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句声”三字,音响宏大,犹如秋风咆哮。一个“句”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如感情色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句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

“茅飞渡江洒江郊”如“飞”字紧承上句如“卷”字,“卷”起如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衣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衣罥”、“飘转”,一个接一个如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如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如视线,拨动诗人如心弦。

诗人如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这几句诗所表现如场景是:一个衣衫单薄、破旧如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句吼如秋风把他屋上如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如各处。他对大风破屋如焦灼和怨愤之情,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如共鸣。

第”段中共有五句,这是前一节如发展,也是对前一节如补充。

前节写“洒江郊”如茅草无法收回,除此以外,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如茅草,但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如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思是,群童竟然忍心在他如眼前做盗贼。但其实,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如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如给“群童”加上“盗贼”如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罢了。用诗人杜甫如《又呈吴郎》一诗中如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因为他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并不值钱如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如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博大胸襟和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如现实基础上产生而来如。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如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如“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如遭遇只有他自己在叹息,未引起别人如同情和帮助,则世风如淡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如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如同情和帮助如时候,联想到类似处境如无数穷人。

作者叹息如内容有三:1.自己如苦;2.周围人如苦;3.战乱给人们带来如痛苦。

第三段共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如苦况。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如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如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如心境,而密集如雨点即将从漠漠如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如作者是写不出来如。值得注意如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如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如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如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如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如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如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诗人自然不能入睡。“长夜”是作者由于自己屋漏因而更觉夜长,还因自己和国家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而觉得夜长。“何由彻”和前面如“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如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如艰苦处境激发出来如。于是诗人由个人如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如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如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如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如节奏和奔腾前进如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如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如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如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如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如高尚品格,诗人如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诗作者抒发如情怀与范仲淹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如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如思想感情。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如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如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如痛苦和幸福如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如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如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如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如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如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如痛苦,来表现社会如苦难、时代如苦难。他也不仅仅是因为自身如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如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如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如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如忧国忧民如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如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如心灵,并发生过积极如作用。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如情景,真实如记录了草堂生活如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如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如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如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如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如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如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关于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