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先秦·佚名《论语十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清代·戴亨《芳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先秦·佚名《论语十则》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代·李商隐《无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代·韩愈《师说》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唐代·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元代·关汉卿《杂剧·温太真玉镜台》
古之学者必有师。——唐代·韩愈《师说》
圣人无常师。——宋代·刘挚《老子画象》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唐代·杜牧《雪中书怀》
乃知古学者,尊师复重友。——元代·方回《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
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唐代·郑谷《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
闻道谿阴山水好,师行一一遍经过。——唐代·张籍《送僧往金州》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唐代·杜牧《雪中书怀》
君之师友何,殆不止韩柳。——元代·方回《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唐代·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明代·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为道常日损,尊师修此心。——唐代·刘得仁《赠王尊师》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唐代·白居易《远师》
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唐代·张籍《送稽亭山寺僧》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唐代·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唐代·韩愈《听颖师弹琴》
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唐代·司马扎《晓过伊水寄龙门僧》
老归江上寺,不忘旧师恩。——唐代·许浑《送僧归金山寺》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唐代·韩愈《送灵师》
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唐代·齐己《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
多谢师尊传演教,要令后学悟真诠。——宋代·佚名《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演教堂》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代·郑燮《新竹》
丹心事国忠无二,白首尊师谊在三。——宋代·刘克庄《用厚后弟强甫韵》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唐代·杜甫《野老》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先秦·荀子《劝学》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唐代·韩愈《师说》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唐代·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唐代·韩愈《送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