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 释今无
昆吾山铜风轮持,宝光灼烁来无时。晦昧奔腾碧虚阔,沧溟渺小连天池。
澄渟念想须弥起,大劫小劫分远迩。佛子灵根岂受薰,威光百道翔身云。
琉璃椀合金刚眼,一回朴破看高旻。韶阳长者淩髭放,海内名声皆普闻。
昔年谒帝明光殿,毗卢印佩如轰电。语言文字三昧门,天花洒落填笔砚。
暂持行愿游八极,还捧智珠归净域。又见遗民山下来,已看硕果终难食。
丹霞山头路颇滑,独往叩关无杖策。玉蕤乍吸骨如风,低视人閒万象同。
百灵庞蕴酣法战,至今电击声雄雄。金针乍路该全隐,长者须防瞌睡翁。
松根一拂超千劫,所有微言背剩说。海幢输却老婆禅,老猿啸起天边月。
关于诗人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