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见一

明代 · 释今无

廿载心情此日看,世人同谱我同坛(予与见一同受具。
)。
小楼烟雨卑栖极⑴,峻岭薯芋供食难⑵。
凝公寮里汤仍沸⑶,南老船头力又单⑷。
鼻大耳长原有种(见一乃祖、乃父,俱以寿称),不须人说大还丹

关于诗人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