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曾子良有关的诗词

姑苏杂咏 天平山

明代· 高启

入山旭光迎,出山月明送。

十里松杉风,吹醒尘土梦。

兹山凡几到,题字遍岩洞。

阳崖树冬荣,阴谷泉下冻。

怪石立谁扶,灵草生岂种。

白云蓊然来,诸峰欲浮动。

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凌藓知履滑,披岚觉裘重。

尝登最上颠,远见湖影空。

渔樵渡溪孤,鸟雀归村众。

还寻老僧居,隔竹听清诵。

慰我跻攀劳,为设茶笋供。

几年历忧欢,造物若揶弄。

迷途远山林,迟暮堪自讼。

难追谢公游,空发阮生恸。

身今解组绂,明时愧无用。

闲持九节筇,寻访事狂纵。

石屋秋可眠,山猿许分共。

游天平山十六韵

清代· 乾隆

吴会众山镇,天平万笏朝。
飞来峰拔地,林立石干霄。
茶坞西邻近,支硎北户招。
势连高景秀,气接太湖潮。
是日春方仲,行时兴倍饶。
灵岩盘岭路,功德访云寮。
芳玉溪梅绽,柔金陌柳摇。
行行见别墅,缓缓度横桥。
宛到前游处,闲看旧咏标。
名园实潇洒(范家高义园辛未赐名也),古迹半荒寥。
文正风犹在,梓桑泽未遥。
小停憩闲馆,更进步层椒。
翠樾茈虒密,苍岩突兀峤。
庵传远公法,泉溯白翁谣。
绝顶高无匹,三吴望里要。
未称元气复,用是一心焦

宋代· 陈亚

浪平山接影,山尽树回根。

同游六平山探得烛字

明代· 高柄

出郭秋已深,寒原骋心目。爱君幽栖地,市廛若林谷。

初月谐晚寻,同人遂成宿。楼虚在山翠,书声向乔木。

飞雨一峰来,微云度疏竹。清镫对残尊,孤琴写幽曲。

自得静者心,何须游秉烛。

夏初临 平山堂看龙舟

清代· 阮恩滦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

满湖烟景齐收。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

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青山无恙,哀弦豪竹都休。

罗绮云稠,笑无端、极目凭楼。惹闲愁。几多鳞爪,惊起沙鸥。

游太平山诗

南北朝· 孔稚珪

石险天貌分。
林交日容缺。
阴涧落春荣。
寒岩留夏雪。

送诗僧立平山住图山

元代· 成廷圭

东遐寺东遐只在,海门东二月西桥。送远公明月不来,过竹下白云相引。

到山中早时彷佛,三生会何日风流。一笑同少待春晖,野花发新诗还肯。

同游六平山探得烛字

明代· 高棅

出郭秋已深,寒原骋心目。
爱君幽栖地,市廛若林谷。
初月谐晚寻,同人遂成宿。
楼虚在山翠,书声向乔木。
飞雨一峰来,微云度疏竹。
清镫对残尊,孤琴写幽曲。
自得静者心,何须游秉烛。

贽呈平山王万户

元代· 陈泰

将军壮年不可羁,走马直上长安西。腰间白羽净如雪,数肋笑射双狻猊。

省中大舅汾阳子,文采风流重当世。两家勋业冠麒麟,晚学王郎更相似。

去年引见蓬莱宫,云衣跪捧瞻天容。归来三军尽呼舞,葛巾羽扇生清风。

将军谈兵用儒术,幕下书生剑三尺。槐阴满地绿如山,醉抚桓筝看空碧。

平山怀古次林内翰韵

明代· 陈爟

粤山深处赤龙游,国步艰难到此丘。瘴雨愁云迷旧垒,紫宸黄阁在孤舟。

昏昏海色销王气,岌岌南冠学楚囚。却叹鼎湖龙去后,萍踪又逐水东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