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荣天和游石城
宋代· 李之仪
树密山深镇雨凉,西州陈迹旧丹阳。相逢莫话当时事,且约清心感妙香。
挽林天和 其二
宋代· 张元干
行配古君子,齿尊乡丈人。傥来名位晚,长往诔文新。
薤露空悲腊,刍灵不见春。诸郎无过毁,寿考没元身。
朱氏天和堂 其一
宋代· 杨杰
闻说隐君子,天和长自如。卮言庄叟意,谷水士衡居。
穷达命已定,利名心顿疏。绣溪归未得,吾亦爱吾庐。
再入栖贤谒天和尚
明代· 邝日晋
不到匡山久,依稀谷口云。溪声自相答,潭影此中分。
倦羽思幽托,高飞势绝群。路寻松顶出,钟磬下方闻。
更漏子(和元规天和堂)
宋代· 张继先
风幡堂答天和尚□□□禅人
明代· 邝露
水尽月还□,空摇幡不飞。自怜心转□,欲辨已忘机。
闻天和尚自庐山归雷峰喜赋
明代· 陈子升
日照金轮峰,遥瞻方丈容。风生锡拄杖,归拨海门松。
忽慰三年别,初为两地逢。愿教鼙鼓息,齐叩法堂钟。
上巳日同天和尚返棹却事用韵
久不对江水,鉴形如故人。岸容已寂寞,草意竞鲜新。
迹寄沧浪淼,心从物外亲。天风吹海沫,聚散亦相因。
寿昌寺观其天和尚送别曾于密
清代· 朱议雱
长溪久雨没高枝,六月山楼尚布衣。贫士漫同元亮咏,王孙谁赋少陵诗。
旧云《仪礼》全于是,近识《忠经》亦在斯。纸伞芒鞋何处路,还看执手问前期。
喜天和尚自诃林解夏掩关雷峰
明代· 王琅
迢迢海阔烽烟远,虞苑深秋一棹还。手拂寒云归野径,窗开明月认前山。
孤峰扫榻藏高影,万木横桥断俗閒。池上风幡翻论后,满庭黄叶掩荆关。
著名诗人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