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汪霦有关的诗词

驻跸梅花亭因绘梅花小幅并纪以诗

清代· 乾隆

重吟赋句忆前贤,便是无花地亦仙。
剩有亭名传故里,因教画意补东川(璟序随从父束川所作)。
宛然疏影临清水,行矣明朝隐断烟。
俯仰漫须怜往迹,风华尔许在诗编

戏留圆首座元上人

宋代· 韩驹

老夫晏坐菩提坊,二士接迹来升堂。疏眉哆口辩舌张,问胡至此皆同乡。

少年发足参诸方,尔来马解高挂墙。资虽东川近陵阳,左绵稍远亦相望。

不辞煼饭豉作汤,肯更十日留山房。

寄行简

唐代· 白居易

郁郁眉多敛,默默口寡言。岂是愿如此,举目谁与欢。
去春尔西征,从事巴蜀间。今春我南谪,抱疾江海壖。
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
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

连理枝 题蜀花宛酒之轩

清代· 董元恺

山色松鳞老。树影泉声杪。斑筠密致,湘帘低映,满轩风筱。

把东川西域总移来,听南窗高啸。

珠帐青阴晓。锦石红巾绕。离离马乳,声声杜宇,露垂烟袅。

醉凉州细认蜀宫时,齐怡情花鸟。

题宋璟梅花亭

清代· 乾隆

东川成赋后,此处有亭留。
梓里馀风远,梅花古调幽。
谁欤凭点缀,乍可适歌游。
绕砌寒英绽,平池活水流。
才华唐岂乏,忠亮世稀俦。
俪句寻廊读(廊间嵌石即刻梅花赋),端知气味投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唐代· 吴兢

秾华从妇道,釐降适诸侯。河汉天孙合,潇湘帝子游。
关雎方作训,鸣凤自相求。可叹凌波迹,东川遂不流。
舜华徂北渚,宸思结南阳。盭绶哀荣备,游轩宠悼彰。
三川谋远日,八水宅连冈。无复秦楼上,吹箫下凤凰。

八声甘州(约程漕使遇孙初筵劝酒)

宋代· 魏了翁

记幡然、持节下青云,巴月几成弦。待竹枝歌彻,讼棠匝地,扉草连天。却寻当年旧梦,来使蜀东川。人物寥寥甚,禁许回旋。
愧我推挤不去,尚新官对旧,后任如前。与故人饮酒,月露写明蠲。叹书生、康时无计,谩忧思、时堕酒痕边。且只愿、早休兵甲,长见丰年。

送苏公佐修撰知梓州

宋代· 苏辙

乘轺旧西蜀,出镇复东川。
父老知遗爱,壶浆定满前。
江山昔年路,旄节异邦权。
望重朝中旧,疆分剑外天。
岁登无猛政,蛮服罢防边。
去国身虽乐,忧时论独坚。
孤诚抱松直,汇进比茅连。
我亦相従逝,疏狂且自全。

献八舅东归

唐代· 储光羲

高位莫能舍,舍之世所贤。云车游日华,岂比龙楼前。
寝疾乃就枕,情感唯灵仙。帝鸿思道宗,臣彭亦长年。
天书加羽服,又许归东川。镜水涵太清,禹山朝上玄。
诚亡真混沌,玉立方婵娟。素业作仙居,子孙当自传。
门多松柏树,箧有逍遥篇。独往不可群,沧海成桑田。

送新四川茶马

宋代· 度正

庆元二年春,有诏来自东。
曰东川漕臣,忧国尽变通。
东川十五郡,连年岁不丰。
国计仅以足,民力几穷空。
赖兹经纶手,调护遂奏功。
曰维榷牧司,有言惊圣聪。
咨尔予漕臣,佥言尔惟忠。
往哉其抚事,惟和惟其中。
蜀人闻天书,喜气如春风。
窃思斟酌权,大概不可穷。
在昔元佑间,委付失狂童。
苞苴肆分行,锥刀到心胸。
小苏抗章论,大苏以诗攻。
至今百世下,得失烂如烘。
明公冰霜姿,材业尤雄雄。
剸割一指间,妙用付天工。
鸟兽虽无知,好恶人则同。
觌德自来驯,遇暴辄兴戎。
从兹三边人,稽首不敢凶。
蜀人愿公留,天子将思公。
谓公曰还归,其以来年冬。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