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章程有关的诗词

满江红 题溧水任秀才垲殉难略后

清代· 宗婉

气吐长虹,请看取、书生义烈。打叠起、寻章摘句,操觚弄笔。

断指誓同南氏八,含豪肯效秦家七。但章程十六列条条,言详悉。

矛耀水,戈排雪。团义勇,招英杰。向万人头上,力歼馀孽。

创重浑忘身中炮,战酣弥觉肝横铁。尽从容、含笑入重泉,标忠节。

送弟恒作州

金朝· 胥鼎

男子四方志,人生五马荣。君恩何以报,民政不宜轻。

御物当存恕,存心要尽诚。勿矜新号令,姑守旧章程。

敛暴单贫困,囚淹狡伪萌。慈柔难禁暴,苛急必伤生。

东郡吾将老,西陲敌未平。一生能几别,四事果难并。

方此对床乐,怆然分袂惊。荒诗何足记,聊写弟兄情。

三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诸吏韵

清代· 乾隆

四海皆吾家,羽林无烦棷。
游豫本为民,民艰廑咨剖。
忽生乎所易,懈萌在经久。
而吾何敢然,慎终励其首。
巡方法皇祖,视膳奉文母。
南邦已莅止,农实勤南亩。
风俗不异前,教养应善后。
善后非更张,章程贵谨守。
老幼尽安怀,闾阎自亲友。
庶几休以息,世共登仁寿。
三赓缅尧巍,一意懋汤负

发安南

明代· 林弼

奉使岂无状,远国方被兵。贡物已上道,陪臣反留行。

为言林邑人,急攻安南城。举国出被难,勍敌难争衡。

此辈旧卵翼,前朝荷生成。方物奉职贡,附庸通姓名。

爰自归版图,边圉恒相惊。安南古内地,儒书守章程。

裒衣与博带,矛槊非所营。疆场时彼此,蛮触何输赢。

圣皇先有旨,柔远务息争。峨峨汉铜柱,千载表南征。

天威倘一临,海山铲可平。所愿边尘息,永被皇风清。

赋五老图寿戴德洋七十七

明代· 郑岳

黄云紫水秘寿乡,玄鹤随人化日长。饮水餐英娱晚节,结蟠高会荐清觞。

五人眉发皆皓白,问其年华不可得。我欲拟之羲皇人,羲皇之人无与敌。

大袖长衫类阮君,羽衣霓裳岂仙客。尝闻潜修阮者流,草衣木食轻王侯。

修形炼气老益固,朝烟暮霞频吞吐。笑傲泉石脱尘凡,指掌图书陈列数。

龟巢莲叶有馀适,鹤舞芝田常自得。孝为安宅友为居,敬作章程慈作则。

我怀汝辈意轩举,欲借此会凭谁语。莫谓五老擅奇芳,蒲坂有人还似汝。

感时述事(十首)

明代· 刘基

豢狗不噬御,星驰慕民兵。

民兵尽乌合,何以壮干城。

百姓虽云庶,教养素无行。

譬彼原上草,自死还自生。

安知徇大义,捐命为父兄。

利财来应召,早怀逃窜情。

出门即剽掠,所过沸如羹。

总戎无节制,颠倒迷章程。

威权付便嬖,赏罚昧公平。

饥寒莫与恤,锐剉怨乃萌。

见贼不须多,奔溃土瓦倾。

旌旗委田野,鸟雀噪空营。

将军与左右,相顾目但瞠。

此事已习惯,智巧莫能争。

庙堂忽远算,胸次猜疑并。

岂乏计策士,用之非至诚。

德威两不立,何以御群氓。

慷慨思古人,恻怆泪沾缨。。

再次韵文潜病起

宋代· 晁补之

淮浦见之子,春风初策名。
颇讶谪仙人,有籍白玉京。
晚遇广文直,老交心愈倾。
同升芸香府,偶坐华发生。
斯人自龙性,意变难章程。
耆酒不疵吝,身如秋叶轻。
自言士处世,何必冰雪清。
交游满台省,毁誉半王城。
不肯效俯仰,畏高侮鳏惸。
常思老伊颍,紫蟹羞吴粳。
我辄抵掌和,音同磬随笙。
小人奉慈亲,皆尝小人羹。
寒衣妇补绽,学绩女娉婷。
日欲江海去,心期杨柳青。
众木构大厦,豫章倚孤撑。
如子足医国,可容移疾行。
丹书紫皇告,玉篆五岳形。
何必陶隐居,吞霞养纯精。
访道自素约,谐心期暮龄。
但恐牵俗缘,志大功不成。
息交屏妻子,此语不须惊。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

宋代· 李邴

晋公伐叛致太平,归来绿野勤经营。
沈沦不复经济意,晚节更为人所评。
文饶佐武取河朔,平泉草木罗清英。
功成未尝一寓目,镵石作记空传名。
何如堂堂渭川老,崛起自与天扶倾。
岁在作噩骇机发,忠臣愤叱思殒生。
氛埃不为紫霄蔽,日月却向黄道行。
壮年铁衣勤汗马,白首金鼎调和羹。
张皇国威起穨压,约敕吏蠹归章程。
羌戎破胆思寻盟,盗贼脱甲来输诚。
辕门诸将指呼耳,公有胸中十万兵。
锐然请老樊小圃,爨席却与渔樵争。
烟霞放目傲轩冕,水石步屧遗机衡。
虽然四海望不置,搴旒下瞩熙皇明。
宣王于今事北伐,周公不日歌东征。
迎还两宫天地庆,埽洒六合风尘清。
是时公归乃可耳,岂得遽适羲皇情。
祝公寿考如卫武,百岁箴儆谋群卿。
祝公功名如郭令,身与庙社同安荣。
忠诚向来金石贯,勋烈遂将天壤并。
他年升堂奉杖屦,愿留隙地诛柴荆。
但令公孙肯开合,不用野王来抚筝。

洋兵行

清代· 洪繻

鲸鲵出尾闾,鼋鼍鸣海峤。雨淫山鬼啼,风凄木精啸。

杀气干青霄,白日昏不照。三三五五群,佩铳横剑鞘。

军帽小筒圆,复帛双股绕。靴袖束紧身,时或长衣掉。

其黧而贱蠢,裸形露两窍。呜呜满街衢,酣醺一狂叫。

是为东洋人,但觉兵威耀。当其整队行,兵气肃无声。

惟闻马蹄铁,郭郭来重轻。背负一糇囊,腰缠一革縢。

木箱驼炮子,稻草覆釜甑。炮车转轮至,殷地时轰轰。

进退无金鼓,指点非旗旌。笼鹅又牵牛,路上掠牺牲。

入市索民舍,居房折户闳。偶闯入人家,携取两手盈。

大者胠囊箧,小者及罍瓶。俘杀非王意,将令失章程。

台民不堪扰,或思愿属英。英夷岂吾类,转劣倭文情。

倭人处处是,黄色白肤理。岛居有婆娘,貌近中华美。

照影在图中,纤纤裹素指。兵人携在身,戏欲配汉子。

前朝有往来,最敬中邦士。今丁国势衰,侮吾此为始。

祸胎谁养成,依稀傅相李。

寄题荆南王君行牧斋

宋代· 项安世

千斤黑牸将黄犊,八岁山童手坚竹。
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为谦直初六。
夷山入地山已库,微阴更在山之麓。
观爻玩象谦复谦,不待占辞意先足。
姬公作繇更何言,利用直堪航四渎。
虽然用著体未明,后学相寻谁与告。
拳拳鲁叟重抽关,此路欲此须自牧。
有如子稚母更柔,弭耳阿童惟所逐。
晓随鞭影上罔峦,暮载歌声返茅屋。
不知身大童子小,但觉气和情性熟。
王郎于我丈人行,少秉谦爻晚尤笃。
自称身是牧牛人,不向天家请官粟。
书来蜀道告我言,牧事年来有条目。
成时直到东家矩,造端先自西邻牿。
邪闲诚存定章程,右確龙潜防反覆。
已将四语了卿法,更用一言从我卜。
我生冉冉向无闻,此事駸駸下乔木。
三年道路寡师友,万里奔驰妨诵读。
角羁闻道老无成,此语最悲那可复。
急须水落下夔门,走向牧斋听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