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崔峄有关的诗词

思旧赋

魏晋· 向秀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红楼梦绝句题词为菽园孝廉作

清代· 丘树甲

五十首诗如贯珠,二十五人如可呼。笔端有泪向公子,悲歌感慨倾城姝。

眼中忽幻荣宁府,梦破情天石难补。开编如闻奈何许,吾为若歌若楚舞。

潇湘妃子诚绝伦,化影疑作芙蓉神。就中乃有蘅芜君,令我太息颦儿颦。

以丕为兄有弟植,宝妹妹尤秀而特。枕霞旧友蕉下客,红楼之才此极则。

大观何必真有园,稻香何必真有村。借花葬影月葬魂,濛濛春梦留春痕。

岂无册中羼名者,王邢以降风斯下。世间不少薄命人,安得君诗遍传写。

蛾眉谣诼古所伤,岂知遇合关彼苍。与君试窥作者意,绛珠还泪非荒唐。

吁嗟乎,孝文好贤贾谊陨,光武中兴冯衍窘。屈平去国楚命短,韩偓辞朝唐祚尽。

美人命薄才子同,古往今来皆梦中。英雄末路且仙佛,不独伤心是悼红。

奉和慎思寺丞太康传舍相逢并寄扶沟程太丞尉

宋代· 黄庭坚

扶亭大夫伯淳父,平生执鞭所欣慕。
蚤年学问多东南,形阻江山想神遇。
阮籍台边有一人,爱叹非为婚姻故。
民言令君明且清,玉壶寒冰不受污。
我从王事驱传马,落日东走骇麏兔。
问知邻境欲过之,简书有程严寸步。
胸怀作恶无处说,天气昏昏月含雾。
故人如从空中落,逼耳好鸟鸣韶濩。
野桃窈窕风剪拂,官柳低昂春燠昫。
政由人好景亦好,烧烛续书笑言聚。
同怀两贤孤此乐,无物可写心倾傃。
邓侯诗成锦绣段,浣花屑玉邀我赋。
今年病起疏酒杯,醉乡荆棘归无路。
诗穷净欲四壁立,奈何可当杜武库。
不似灞桥风雪中,半臂骑驴得佳句。
济时之才吾岂敢,樗栎初无廊庙具。
上车不落强颜耳,伏食官食等鸡鹜。
只欲苦留公把酒,都畿千里勤督护。
及得归时谷雨余,已剪轻衣换袍袴。
春色衰从一片飞,况乃纷纷不知数。

贾谊论

宋代·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隍舟行纪事二十韵

明代· 林熙春

愧予之才匪济川,徒怀击楫发垂肩。一岁两移何忝窃,盟心欲报丹扆前。

四月望日携琴剑,凤城三朝始发船。沿江狎客勤杯酒,迟迟始达?隍滨。

?隍为别二方伯,孝廉亦多列肆筵。筵上飞蛾为兆雨,雨剧天与水相连。

须臾摧裂山陵变,农人何处问桑田。牛羊比屋浮江下,沉灶产蛙突少烟。

此时觅夫夫避水,邮吏犹且减夫钱。强觅数夫先眷属,眷属乘风似有缘。

岂期敝舟犹留滞,相违两日不相联。稚儿稚女啼饥切,相对呼爷眼望穿。

只得贾勇追前去,无奈登矶若登天。缘木攀藤声震地,游水牵绳苦万千。

中流得寸犹失尺,一篙无计可周旋。舟中惊怖念菩萨,榜人失色詈长年。

一朝雨歇风涛息,眷属聚首北溪边。北溪庄人具鸡黍,相与持醪并击鲜。

自是呼童为刻烛,率尔长歌独扣舷。但愿修途长迪吉,五云指日丹心然。

登始信峰回望石笋矼

清代· 钱谦益

三十六峰拔地涌,此峰跂之才及踵。临深为高地使然,附娄翻能瞰高冢。

松枝悬度势猎猎,略彴孤骞风傱傱。石径曾无飞鸟度,茅庵尚有残雪拥。

上视近天心气肃,下临无地魂魄悚。平铺万状尽云练,幻出千岚似丘垄。

逦迤回望石徇矼,万峰矗矗攒穹苍。故知造化善戏剧,遂使鬼物齐开张。

破碎虚空作苑囿,抟捖厚士成圭璋。孤撑扶陷互相诡,妥伏蹙斗不可详。

益州二笋何微眇,天平万笏空回翔。起视大壑限寻丈,却立万仞凭堵墙。

高陵巨谷堆众皱,都邑岭陆分毫芒。篆云一点出九子,突烟片缕回池阳。

心骇神移耳目怠,积苏累块今安在。中天惝恍游化人,步地苍茫穷竖亥。

锥凿将无死浑沌,刻画何当罪真宰。经营团辞记灵异,忽漫执笔成晦昧。

眼看夕阳信奇绝,安知夜半不迁改。笑杀沤区刻剑人,但认一沤作黄海。

三国论

宋代· 苏辙

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夫惟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难蜂起而难平。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

悲夫!世之英雄,其处于世,亦有幸不幸邪?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孙、刘,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击勇,此譬如两虎相捽,齿牙气力,无以相胜,其势足以相扰,而不足以相毙。当此之时,惜乎无有以汉高帝之事制之者也。

昔者项籍以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奋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天下之人,以为遂无汉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冲,徘徊而不得进,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则必有所耗竭;而其智虑久而无成,则亦必有所倦怠而不举。彼欲用其所长以制我于一时,而我闭门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而项籍固已惫矣。

今夫曹公、孙权、刘备,此三人者,皆知以其才相取,而未知以不才取人也。世之言者曰:孙不如曹,而刘不如孙。刘备唯智短而勇不足,故有所不若于二人者,而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则亦已惑矣。盖刘备之才,近似于高祖,而不知所以用之之术。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将,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此三事者,三国之君,其才皆无有能行之者。独有一刘备近之而未至,其中犹有翘然自喜之心,欲为椎鲁而不能钝,欲为果锐而不能达,二者交战于中,而未有所定。是故所为而不成,所欲而不遂。弃天下而入巴蜀,则非地也;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纭征伐之冲,则非将也;不忍忿忿之心,犯其所短,而自将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

嗟夫!方其奔走于二袁之间,困于吕布而狼狈于荆州,百败而其志不折,不可谓无高祖之风矣,而终不知所以自用之方。夫古之英雄,惟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

蝶恋花

宋代· 赵令

何者?夫崔之才华婉美,词彩艳丽,则于所载缄书诗章尽之矣。如其都愉淫冶之态,则不可得而见。及观其文,飘飘然仿佛出于人目前。虽丹青摹写其形状,未知能如是工且至否?仆尝采摭其意,撰成鼓子词十一章,示余友何东白先生。先生曰:文则美矣,意犹有不尽者,胡不复为一章于其后,具道张之于崔,既不能以理定其情,又不能合之于义。始相遇也,如是之笃;终相失也,如是之遽。必及于此,则完矣。余应之曰:先生真为文者也。言必欲有终箴戒而后已。大抵鄙靡之词,止歌其事之可歌,不必如是之备。若夫聚散离合,亦人之常情,古今所共惜也。又况崔之始相得而终至相失,岂得已哉。如崔已他适,而张诡计以求见;崔知张之意,而潜赋诗以谢之,其情盖有未能忘者矣。乐天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岂独在彼者耶?予因命此意,复成一曲,缀于传未云。商调十二首之十二
镜破人离何处问。路隔银河,岁会知犹近。只道新来消瘦损。玉容不见空传信。
弃掷前欢俱未忍。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

答束徽之索诗

宋代· 王令

世味久已谙,多恶竟少好。
惟诗素所嗜,决切欲深造。
人安己不休,众耻我独冒。
有如獭行迹,欲改复自蹈。
肝肠困寻搜,吻舌倦抟造。
心灵无余多,为此日有耗。
已勤尚无成,既苦每自劳。
自笑如秋蝉,饥极不止噪。
努力排韩门,屈拜媚孟灶。
惟此二公才,百牛饱怀抱。
我如饿旁者,盼盼不得犒。
不知去几多,穷行究未到。
无门隔籓篱,发罅窥堂奥。
爱之不可入,抵触发狂噪。
借使苟有成,不知竟何要。
孤名非所求,弊俗讵足傲。
况乃非所及,穷海未为浩。
不知何时休,定讫死与耄。
因疑今世人,恐有我同操。
徽之才超高,竿幢出标纛。
为学尚淹蕴,富橐不肯暴。
文章内朱豹,外袭一以皂。
大论尤坚强,推舟出行奡。
珉砆不施功,径欲制珪瑁。
幸此不我陋,教诲日陈告。
昨因语及诗,请我使自道。
屡谢不得命,迫窄遂颠倒。
披坚诱羸兵,伏瓴待穿盗。
取媵虽然必,窘穷亦堪悼。
勉为瓦砖投,幸有金珠报。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代· 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