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焦山
清代· 邵齐焘
晨霁东涉江,金焦俨在目。雨山出中流,相对屹双角。
平生爱奇心,选胜避习熟。未暇汲中泠,朅来问修竹。
昔贤于此栖,为远轩车辱。登岩拜遗祠,高风满崖谷。
大江抱山流,连天入遐瞩。山花润新雨,江风鸣古木。
卜筑吾未能,游目意亦足。回帆向金山,飞檐接云屋。
楼观何耽耽,傥非山所欲。还睨焦洞烟,一拳波上绿。
发松滋雨次宜都
清代· 包世臣
汉阳越江陵,千里郊原荡。松滋一夜雨,洗出万青嶂。
成邱更严壑,接武变偃仰。初讶入谷底,忽觉出云上。
峰矗排云危,江流搣谷踢。峭堑行心怵,蹴舆人怆。
终朝苦泥滑,亭下复霖涨。局身儿成翁,散蹄马亡壮。
惨澹湿烟澄,隐见陆成张。候馆人皆疲,指呼神不旺。
一雨山行艰,半日物力创。况怀兵革交,终夜心悢悢。
梦江彦文
宋代· 李处权
次韵庭藻雨中不出湖上
宋代· 周紫芝
幅巾饱看西湖春,徐行当车不动尘。有时乘兴未遽反,武林无此寻春人。
湖山如螺湖水白,几见青天月生魄。年年马上看吴娃,舞袖双裁越罗窄。
长安贵人百不忧,胡为亦复多穷愁。出门载酒不可往,倚杖看雨如穷秋。
万事不由人作计,我欲除愁唯一醉。此生已老复何求,五字但知公臭味。
春风吹雨山泽晴,青山有约翁有情。故人官高少闲暇,可唤白鸥同此盟。
春寒蘋末风尤劲,过雨山林都眼净。西江天来泻明镜,劈箭孤帆飞小艇。
中有丈人若冰壶,冰为眸子玉作肤。黄河逆流沧海枯,彷佛羡门丹丘徒。
仙风道骨何敷腴,烟霞之姿远见揖。弭棹芳洲招我急,野人竭蹶抠衣入。
酌之瑶丹饫琼汁,荐以金桃露犹湿。禦寇衣袂方泠然,岸巾笑拍洪崖肩。
交梨火枣开心田,木钻石盘今已穿。青鞋布袜白行缠,游戏人间五百年。
游九华道中
明代· 王守仁
微雨山路滑,山行人轻舟。桃花夹岸迷远近,回峦叠嶂盘深幽。
奇峰应接劳回首,瞻之在前忽在后。不道舟行转崛岖,但怪青山亦奔走。
薄午雨霁云亦开,青鞋布袜无尘埃。梅蹊柳径度村落,长松白石穿林隈。
始攀风磴出木杪,更俯悬崖听瀑雷。乱山高顶藏平野,茆屋高低自成社。
此中那得有人家,恐是当年避秦者。西岩日色渐欲下,且向前林秣吾马。
世途浊隘不可居,吾将此地营兰若。
平陵宜山堂诗
清代· 张英
我闻宜山堂,结构平陵阳。群公争赋诗,佳咏皆琅琅。
何处最宜山,奇峰出短墙。石屋一片云,黛色映筼筜。
隔帘见幽壑,入户飞层冈。枯藤与古木,掩映多奇光。
峰影落清泉,水面还苍苍。何时最宜山,山静觉昼长。
朝霞与夕烟,树色分微茫。春明山翠浓,夏雨山风凉。
明月出远岫,秋峰群相望。何人最宜山,先生称古狂。
芒鞋筇竹杖,荷衣薜荔裳。看山无朝暮,一卷或一觞。
手招西爽来,披襟从徜徉。斯景与斯人,是名宜山堂。
送文中北还
宋代· 释德洪
瘴海夜成焰,鬼关昼常阴。栅庐馀百家,间见椰子林。
居人例推髻,豹狼而衣襟。语言不可读,冥目以意寻。
居然不可解,欲问返如瘖。君持使者节,风彩动云岑。
轩渠笑时语,万籁转笙琴。余方卧圜土,跫然欣足音。
相逢春脱手,归意不可擒。便觉暮雨山,扫空烟翠深。
袍裤洗羊负,项背逃芒针。乃尔径去亟,翩翩出笼禽。
津渡已挝鼓,高帆摩天心。行矣勿作恶,万事付醉吟。
当会西林下,相对说如今。
墨竹
元代· 李延兴
近时海内称画竹,息斋笔意何突兀。苍然写此风露枝,墨花落纸秋万斛。
怪处不减文湖洲,展玩晴窗醒心目。竹边峦石更坡陀,便似着身游嶰谷。
青溪过雨山雾寒,白月出林烟水绿。葛陂老龙头角秃,夜嘘云气黑如沐。
白昼惨慄炎歊收,展书宜趁清阴读。我有竹林汉水西,儿时学种如种玉。
春翠森森抽细笋,风碧娟娟散幽馥。有客清似王子猷,拄杖敲门往来熟。
欲归料理不可得,梦绕江村白沙曲。安得大绢长丈馀,请君为我作横幅。
写我只作六逸俦,挂在秋风江上之小楼。
闲居拟齐梁四首
唐代· 贯休
著名诗人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