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徐棻有关的诗词

荣公还金山

明代· 杨循吉

十年不出山,一游即千里。
问师何处来,固亦偶然耳。
人言人闲好,自爱岩谷里。
红尘日扑面,洗眼无清水。
孤身本何将,一钵乃生理。
来既无所牵,去亦谁能止。
昨闻檀越船,风帆欲南指。
别我从此逝,飘飘白云履。
我观世间人,孰不为身使。
唯师乃不然,来往由自己。
归及枇杷熟,忆我青林底。

谷口歌采荣

元代· 吴克恭

谷口歌采荣,松间吹玉笙。如无此时兴,何处有高情。

唐虞让天下,巢许擅其名。哀哉和氏璞,献者楚王城。

御赐恩荣宴

宋代· 李祁

堂吏喧呼拥后先,綵帘微动八音宣。圣恩汪濊儒臣集,天语丁宁宰相传。

翠叶银幡高压帽,玉盘珍果谩堆筵。沾濡拜舞归来晚,马上题诗不记鞭。

赵彦荣临画

元代· 郯韶

北苑南宫奈老何,青山依旧洛中多。相思一夜鸥波梦,稚子船头结绿蓑。

赠李荣道士

唐代· 卢照邻

锦节衔天使,琼仙驾羽君。投金翠山曲,奠璧清江濆。
圆洞开丹鼎,方坛聚绛云。宝贶幽难识,空歌迥易分。
风摇十洲影,日乱九江文。敷诚归上帝,应诏在明君。
独有南冠客,耿耿泣离群。遥看八会所,真气晓氤氲。

二疏遗荣图

宋代· 吴则礼

饮闻畴昔设供帐,祖道都门车百两。
脱冠着屐良有人,五鼎一毛真迈往。
彭泽县令亦胜流,径捐五斗因督邮。
著书颇复恨枯杭,臭味绝知殊二老。
龙眠一世论丹青,不数辋川王右丞。
丹青之引诚落寞,世上只今无少陵。
二疏妙致不可孤,昔人亦作二疏图。
龙眠捉笔守圭窦,儿辈亦复知广受。
昔人独能图二疏,图以韵语至今无。
丹青之引有句眼,昨者少陵今隐居。
龙眠平生有妙思,笔如周商钟鼎字。
二疏之迹定不磨,照人真若前日事。

与李荣互谑

唐代· 僧法轨

姓李应须礼,言荣又不荣。 ——僧法轨
身长三尺半,头毛犹未生。 ——李荣

徐氏拜荣堂

宋代· 马廷鸾

银黉三组归去来,绣衣朱毂胡为哉。
富贵薰天无足道,人间至乐归老莱。
青衫随分当彩衣,阿母一笑生儿痴。
笋生雪底冰下鱼,此事惟有天公知。
吾母今年五十余,襟期正与君母俱。
双瞳点漆发未白,画堂茅舍各自如。
何时两母俱徜徉,安舆来往陈壶觞。
因观吾庐戏采章,就赋君家拜荣堂。

二疏遗荣图

宋代· 吴则礼

饱闻畴昔设供帐,祖道都门车百两。脱冠著屐良有人,五鼎一毛真迈往。

彭泽县令亦胜流,径捐五斗因督邮。著书颇复恨枯槁,臭味绝知殊二老。

龙眠一世论丹青,不数辋川王右丞。丹青之引诚落寞,世上只今无少陵。

二疏妙致不可孤,昔人亦作二疏图。龙眠捉笔守圭窦,儿辈亦复知广受。

昔人独能图二疏,图以韵语至今无。丹青之引有句眼,昨者少陵今隐居。

龙眠平生有妙思,笔如周商钟鼎字。二疏之迹定不磨,照人真若前日事。

和李世荣韵

元代· 耶律楚材

多谢梅轩不惜春,声诗来寄格清新。词源莫测波千顷,笔力能扛鼎万钧。

忧国心情常悄悄,闲居容止自申申。谁知板荡中原后,潇洒河东有若人。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