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钧播群品,亭毒一元气。人得秀而灵,中立配天地。
眷惟异禽兽,实由识伦纪。笃孝尽子职,立爱自亲始。
罔极终身慕,不忘永心矢。韩侯圣贤学,魏公忠孝裔。
粤自英妙年,已与流辈异。显扬企前修,继述念先世。
家声振有期,书泽流未已。一官岂禄择,十年为亲仕。
甘旨幸父存,髫龀悲母逝。得母谅已难,事父当不易。
过庭习诗礼,淑乡敦德义。善行遵圣经,嘉言徵信史。
东隅光莫驻,西山景何恃。空兴风木哀,不逮菽水味。
古来忠孝门,多出忠义士。惟理所可为,虽身不暇计。
击楫祖逖誓,揽辔范滂志。赤心但守一,素节讵移二。
驿骑方南归,鹭车亦东指。香红汎莲幕,新绿近榆里。
人钦乔神君,职优习凿齿。宰邑应时需,亲庭思日侍。
我殽既有嘉,我酒亦云旨。莫能养亲生,曷以慰亲死。
邑令得疏封,天朝有常制。纡朱秩亦卑,焚黄情愈至。
吾亲苟与荣,此官殆将弃。白日书赠文,孤云凝远睇。
莱堂痛椿萱,邓林惭杞梓。子心一何悲,亲魂端可致。
清梦绕庭闱,薄宦忘边鄙。恍若称寿觞,惚如奉盥器。
怡愉接父颜,慈柔见母氏。应效婴儿啼,犹作斑斓戏。
觉来忧思集,凄然霜露履。精神信交孚,感召乃若此。
作诗载纪哀,临风几挥涕。我生在膝下,亦有显亲意。
未能潘舆奉,仅得毛檄喜。秋雨洒泉扃,母魄已深闭。
春风蔼家塾,父训幸闻礼。诗篇诵一再,心目顿清泚。
朝盘欲忘餐,夜枕悄无寐。脩名曾未立,世味空复嗜。
振后以光前,在此不在彼。既无致身术,曷尽为子理。
遗经绝编韦,淡墨虚榜纸。青云孰唾手,清泉思洗耳。
羡公孝有初,生得奉滫瀡。羡公孝有终,死得三鼎祭。
锡类美颍人,全归善曾子。忠孝岂两途,君亲如一事。
大纲久沦斁,颓风政披靡。愿言力扶植,庶以起衰替。
千秋万岁名,无愧贤与智。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繇,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此数美者,一归于先生。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然。所谕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愧甚,不宣。巩再拜。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湍湍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春风卷三江,雨雹暗秦望。今晨风日佳,远目聊一放。
人情暂愉悦,天宇亦清旷。逝将一叶舟,远破万里浪。
澄波拨寒醅,叠巘展新障。飘摇过馀芳,容与瞩孤漾。
停云冒山巅,新绿浮天上。枯杨吐轻黄,倚岸抹晴涨。
远水没轻鸥,羁禽变圆吭。鉴湖清可啜,蕺菜柔堪饷。
时当祓禊友,路指兰亭向。岂无谪仙杯,聊举剡溪榜。
吟笺洒馀研,茶灶发新炀。徜徉写幽忧,萧爽绝纤坱。
年华自繁秾,世故足悽怆。吊古意虽遐,感时心自亮。
雄涛折东南,旧牒分霸王。梅梁寄遗灵,禹迹疑可访。
星分九土毛,带挽百川洚。胼胝识神奸,玉帛来崛强。
规模至今存,形势亦云壮。胆尝信焦思,金范徒审象。
当年浣纱人,绛缕起穷巷。姑胥失层台,榛棘绕青嶂。
彼姝者谁子,婉娈固难忘。抚事即元龟,终古可惩创。
永怀文靖公,造厦得良匠。平生沧海志,顾岂矜岫幌。
笑谈遣诸儿,百万皆胆丧。晚节终自完,流言一何妄。
安知彼天游,中有无尽藏。触目发长谣,怀人独惆怅。
入木想八分,登山知几两。风流四明客,投老志蓬阆。
玄熊殊梦间,鸲鹆比狂尚。慇勤览陈迹,忼慷有馀怏。
云雷正经纶,兵甲相磨荡。虎貔驱七萃,鹅鹳张两广。
帅维丞相度,饷倚晋公滉。足食伫流钱,宣恩同挟纩。
顾惭已么么,安处官冗长。短拙竟何禆,恩私诚谬降。
犹能乐闲适,深恐遭谴让。故应方虎间,不乏廉蔺将。
秘计走阏氏,奇功收跳荡。无烦秦庭哭,坐使楚军张。
何当濯龙津,归拥云台仗。官仪见炎灵,王气盖芒砀。
专车戮防风,掩骼收鲁项。禄山终自焚,仆固胡能诳。
雍容两宫还,娱乐天下养。弁会肃凫越,花深度鸡唱。
马牛纵山林,弓矢戢櫜韔。钱镈待丰盈,壶箪更劳迋。
周室已再安,汉业欣重创。返予绵上耕,酌我兵厨酿。
昂昂妙高叟,辞藻舍人样。方为东山起,朝论深倚仗。
金昆固神秀,独立起辈行。深严职右府,折中归至当。
伊予最畸孤,艰阨随所傍。几惊虎尾履,分委鱼腹葬。
偶然还一处,已幸神所相。矧复陪清游,快饮吸长江。
深惭抗尘容,岂敢窥雅量。文衡久已持,宗盟从此亢。
騄骥正腾骧,驽骀徒颉颃。雄笔扫千军,荣光高万丈。
清朝尊陛廉,群枉窒户向。伟节素推高,嘉言行更谠。
定应谢逋客,终冀宽俗状。常贫固吾道,共约税归鞅。
中兴百六掾,麟趾岂神况。便便饱经史,婉画正所仰。
勤劬照藜青,豪俊嗤帐绛。如何艰危中,肮脏容跌宕。
轩裳欲吹齑,文字堪覆酱。数奇岂无双,妄发坐少憃。
逍遥漆园庄,澹泊竹林向。重来缚尘缨,夜鹤空蕙帐。
会蒙子云嘲,未免王戎逿。翻思京国游,几作榆枋抢。
无聊每过君,摅豁资直谅。朝野时欢娱,金石日击撞。
月迁惟佞幸,朝奏坐诬谤。寝薪积忧思,把酒亦怆悢。
斯须失和平,占候奏天棓。狂澜翻四冥,覆蒉安得抗。
颠冥今几年,失喜问无恙。岂期愕鲸波,复此言轻飏。
谈追正始音,句属郢中唱。融金无留矿,探珠惊老蚌。
更须月团团,迨此春盎盎。还携玉色醪,共理黄篾舫。
清文韵韶濩,雅好罗觚鬯。振衣蹑崇山,一濯惠风畅。
临川真隐处,华盖古仙都。拔地几千仞,当关惟一夫。
堪舆方镇立,开辟鬼神扶。秀色金莲并,晴天玉笋孤。
龟畴标分野,鳌极奠舆图。蜕迹仍留洞,遗丹尚在炉。
寿星南斗迥,氛瘴北风苏。涧草俱灵药,畬田亦国租。
土宜兼沮洳,物贡备供需。石乳晨堪采,霞浆夕待餔。
昔时存庙殿,大谷有廛区。福祉民依德,齐民市绝屠。
多方真合统,九达不传繻。世业因成俗,山居半是儒。
代祠天使下,赐号帝音俞。六宗分坛兆,三辰运道枢。
休嘉垂胤祚,纯嘏浃边隅。大化能无诐,群情孰敢渝。
空花光夺眼,寒粟冻生肤。建礼师从蜀,逃名卒在吴。
诗传山鬼咏,酒噀泽龙驱。玄璧加神币,香奁发御帑。
菲菲空翠扑,滟滟露华濡。架壑虚撑屋,悬崖俨甃郛。
四方牲制副,百物礼称辜。圆煇升朝气,天灯映夜厨。
便蕃真贶集,容易惠心孚。禳禬邦家谨,跻攀守牧劬。
登歌丝间竹,缩酌馆承菹。象物委蛇致,精诚恳款输。
周旋瞻肸蚃,拜俯藉氍毹。震电惊岩隙,暾阳眺海陬。
洋洋群望秩,穆穆万灵愉。云干铜池秀,瑶花雪色瑜。
高居朝绛节,大纛拥弓玈。雅颂农迎腊,春秋党醵酺。
萍甘分楚实,松响效齐竽。阴谷藏?蜼,阳坡叫鹧鸪。
远岚浓似黛,小雨润如酥。羽札传青鸟,鸾书降紫姑。
卑高归育发,陶冶出钧模。神化茫茫尔,文章郁郁乎。
坤维终古在,国事近来无。不有氓为祟,乌知庙失谟。
妖尘徒澒洞,秋色自棱觚。和顺英华畅,生成品汇殊。
叶重光点漆,果熟艳施朱。春尽薇尤脆,秋来蕨更腴。
衣冠惊俶扰,物色静相须。专壑深连干,趋朝一远吾。
官联陪俊杰,史笔削奸谀。陈谊惟忠蹇,摛词岂嗫嚅。
太阿初失柄,关石竟迷铢。所限千寻抺,空怜一篑圬。
烽烟历江海,玉树倚葭莩。旧业馀兵燹,新诗示獠奴。
昭融生掩抑,罔两肆揶揄。逸志终难降,高飞不易呼。
含情问桑梓,忍泪盻楸梧。废邑号豺虎,荒墟穴鼠狐。
归心寒怵慄,望眼老模糊。佌佌争沦没,蚩蚩窃觊觎。
战场犹斗格,暴气独喑呜。盆子空怀沛,王郎不渡滹。
久传河上骑,应逐幕中乌。潦倒怜身病,艰危念主痡。
风云增契阔,纶綍息于戏。己觉归迟暮,何由策蹇驽。
尘侵蓬岛树,浪蹴海津桴。问俗情怀恶,营巢手足劬。
闾阎忘揖让,松菊尽荒芜。帝业元无外,先朝事己徂。
万邦归显烈,一德閟阴符。道统承周旦,儒声谒鲁洙。
词华高汉魏,翰墨劣王卢。大雅兼商颂,悲歌出楚巫。
祝传多福告,祠报有年雩。允迪重华协,祗承四海敷。
大宾朝玉帛,厚往及薪刍。间出生人杰,由来盛际俱。
降神资屏翰,立德继申甫。不识真王佐,犹知大圣徒。
经存遗礼乐,书正古唐虞。户屦来朋乐,家毡付众雏。
宅中思卜洛,丘首欲营菟。耋齿能无倦,从心自不踰。
业弘天广大,熙缉道须臾。帝制频繁掌,皇文特达铺。
应期俱述作,好古岂临摹。命世人推孟,时言使托蘧。
悠悠怀道迹,坦坦履高衢。清庙朱弦瑟,明堂藻绘栌。
穷年遗寝榻,终日坐团蒲。大匠宜规矩,群材合细粗。
缙绅蕲荐达,悬鉴发褒揄。楚楚长裾曳,锵锵弱组纡。
经筵重席讲,家礼过庭趋。旭序班鹓鹭,星垣列虎貙。
共瞻仪世凤,暂出上方凫。芍药分珍馔,伊蒲送玉厨。
好贤旋授粲,调鼎或宜菰。车马阴阴柳,星辰历历榆。
成均馨羽籥,公子锦衣襦。鼓铎明彝教,章逢化腐迂。
一朝违观阙,孤棹别城阇。几见宣麻召,频来驷马诹。
游山时着屐,刊径晓持鈇。袤障扬旌旆,平冈按属镂。
亭台迎客赏,榛?命童诛。气合天无际,秋明势更虚。
孤高来爽豁,阻塞肖昏愚。培埴还依麓,牵连若献嵎。
周回青屏翳,罗立碧戈殳。几度凌巇崄,谁能与刬刳。
敝庐千载契,高卧百年躯。候气常闻异,嘉祯讵可诬。
白虹开楚璞,明月并隋珠。早已高时望,乡无旧染污。
出门平陟巘,临水密编芦。差谷雍雍雁,场苗皎皎驹。
遗荣恒淡薄,勇退众惊吁。采服从龆龀,青帆共舳舻。
鹤归华表远,龙去石池枯。今似秦人赘,长怜楚客逋。
无家怀里巷,有恨哭妻孥。抔土阨山怪,归魂依舶胡。
区区近骨月,稍稍脱罿罦。遗恨贤王李,甘心属国苏。
扶藜劳胫脰,览镜愧头颅。春麦黄云杵,秋粳白雪盂。
比乡仍枳棘,何处又屠苏。夙契留深眷,羁怀耿自拘。
草冠心寡累,藜糁口堪糊。胜地蒙招隐,高情欲养臞。
衰年常伏枕,新月屡张弧。名阜同千里,扁舟异五湖。
望云情缱绻,触暑足踌躇。霜脆深泥芋,饴甘沃壤荼。
诚能结茅屋,不复梦轩涂。水国寒生燐,烟村夜听鼯。
两山元共姓,一致岂殊途。桃是玄都种,桤宜锦里株。
瓜红秋熟速,瓮白岁收徐。久已安时弃,何须待贾沽。
御冬存短褐,传信赖长须。快觌期追琢,嘉言别易于。
寻盟言鸥鹭,馀事托莼鲈。发兴成酬唱,忘形效丑姝。
天逵瞻窅窕,贤路慨崎岖。但遂烟霞志,青山任所娱。
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