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大全

字母:
姓氏:

[宋代]刘岑

刘岑(一○八七~一一六七),字季高,号杼山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迁居溧阳(今属江苏)。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直秘阁,知郑州。绍兴四年(一一三四),知太平州,历知池州、镇江府、潭州、信州,以其历守三郡妄费官帑,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十一年,责授单州团练副使,全州安置。三十一年,召赴行在,试户部侍郎。金人入和州,兼御营随军都转运使,沿江措置,旋复奉祠。三十二年,以言者论其前罪落职。孝宗乾道三年卒,年八十一。《景定建康志》卷四九、《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下有传。今录诗二首。 共2首诗词

[宋代]刘珙

刘珙(1122~1178)字共父,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子羽长子。登进乙科。官资政殿大学士。淳熙二年守。谥忠肃。工书,学颜书鹿脯帖。卒年五十七。生平见《宋史本传》、《朱子文集》。岳麓书院曾在1131年毁于战火,时为湖南安抚使的刘珙“葺学校,访雅儒,思有以振之”,重建岳麓书院。刘珙身为礼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 共3首诗词

[宋代]刘恕

刘恕(1032—1078)筠州高安人,字道原,一作道源。第进士。调钜鹿主簿、和川令。聪颖笃学,尤擅治史。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召为局僚,遇史事纷错难治者,尽委以考證,尤以魏晋史最精熟。王安石与之有旧,欲引置三司条例,辞不就,且面刺其新法之失,遂相绝。光出知永兴军,恕亦以亲老求监南康军酒就养。光判西京御史台,又请诣光。归途得风挛疾,右手足废,仍撰述不辍。官终秘书丞。有《通鉴外纪》、《五代十国纪年》等。 共1首诗词

[宋代]刘刚

刘刚,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知庐州、主管淮西安抚司公事(《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一七)。 共1首诗词

[宋代]刘延世

刘延世,临江军新喻人,字玉盂,号述之。刘敞从子。少即有名。哲宗元祐初游太学,不得志,筑堂讲业,名“抱瓮”。善画墨竹。 共9首诗词

[宋代]刘次庄

刘次庄,字中叟,晚号戏鱼翁,北宋潭州长沙(今属湖南)人。神宗熙宁七年(1074)赐同进士出身。 共6首诗词

[宋代]刘应龟

刘应龟(1244—1307)元间婺州义乌人,字元益,号山南隐逸。少多大志。宋咸淳间游太学,丞相马骥高其才,欲以女妻之,坚不允,由是名益高。乃筑室南山,卖药以自晦。入元,部使者强起主教乡邑,官至杭州学正。有《山南先生集》。 共3首诗词

[宋代]刘韐

刘韐(一○六七~一一二七),字仲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调丰城尉、陇城令。迁陕西转运使,擢集贤殿修撰。徽宗宣和初,提举崇福宫,起知越州。四年(一一二二),召为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五年,知建州,改福州。寻知荆南。复守真定。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充河北、河东宣抚副使,继除京城四壁守禦使。京城不守,遣使金营,金人欲用之,不屈,于靖康二年自缢死,年六十一。高宗建炎初赠资政殿大学士,谥忠显。事见《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三,《宋史》卷四四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共2首诗词

[宋代]刘涣

刘涣(998—1078)保州保塞人,字仲章。以父任为将作监主簿,监并州仓。仁宗天圣中上书请章献太后还政,仁宗亲政,擢为右正言。仁宗谋废郭后,涣与范仲淹等伏阙争之,不果。坐事黜通判磁州、知辽州。奉使通河西唂氏,加直昭文馆,历知沧、保、登、邢诸州,累迁镇宁军节度观察留后。神宗熙宁中召还为工部尚书致仕。 共26首诗词

[宋代]刘庠

刘庠(1023—1086)宋徐州彭城人,字希道。刘颜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英宗求直言,庠上书论事,除监察御史里行。神宗立,进右司谏,奉使契丹。还除河东转运使,请复旧冶鼓铸,通隰州盐矾,博易以济用。擢河北都转运使,历知真定、开封二府。以反对新法,出知太原府。由知成都府徙秦州,坐失举,降知虢州,移江宁府、滁州、永兴军,官终知渭州。有吏能,通历代史,王安石称其博。 共1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