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为「高阳台 」的诗词(286 首)

高阳台

清代· 樊增祥

心比犀灵,身同鹤瘦,鬓丝青似茶烟。炉鼎何功,从来贵寿由天。

海东漫致长生药,话辽阳、老泪潸然。把方书、杞犬参人,都付唐捐。

平生不解调婴姹,纵河鱼自煮,也驻华年。秋月春风,伴人浅醉闲眠。

秦皇汉武皆痴绝,祇鸳鸯、不羡神仙。奈花前,少个杨枝,调护香山。

高阳台 杨花

清代· 苏穆

竟日东风,萦帘柳絮,霏微弄影临池。欲倩谁扶,愁痕重上蛾眉。

芳情不道春如雾,傍栏杆、立够多时。要凭它,流水声中,再续佳期。

沉沉绣幕低垂处,怕惊残午梦,难到辽西。极目天涯,断肠忍说将离。

梁间细语双双燕,记年来、共惹香泥。怎而今,只替飞花,远寄相思。

高阳台

宋代· 张炎

榛中,故未有亦犹今之视昔之感,复叹葛岭贾相之故庐也。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夜沈沈。不信归魂,不到花深。
吹箫踏叶幽寻去,任船依断石,袖里寒云。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更关情。秋水人家,斜照西泠。

高阳台 秋夜闻笛

清代· 丁瀚

晚照留红,寒烟弄碧,金飙吹满江城。倦倚雕阑,谁家玉笛飞声。

梅花落尽人何处,更无愁、也唤愁生。况凉州、别调新翻,越样凄清。

柯亭旧韵何堪问,剩关山月色,千里同明。懊恨桓伊,催教绣阁心惊。

陌头杨柳萧疏甚,顿牵来、无数离情。又长空、塞雁争飞,相和悲鸣。

高阳台·病中咏梅有感

清代· 许禧身

蕴玉藏珠,发丹吐蕊,开来密密琼柯。疏影横斜,费人几度吟哦。

任他异样严风逼,耐冰霜、雅意婆娑。奈春何。暖到庭阶,万木生和。

兼句小病难抛却,叹朝光零落,黯自消磨。长夜无眠,寒香悄引诗魔。

青灯一豆残烟尽,乍朦胧、梦也无多。听檐阿。铁马徐鸣,晓雁初过。

高阳台 其二 灞河阻涨

清代· 周之琦

雪浪翻空,银涛拍岸,柳阴不解兰舟。顾影骄骢,几回踠足临流。

倦怀桑下贪三宿,况关心、丽玉箜篌。慰离情,一水盈盈,多幸天留。

寻诗待赴旗亭约,奈黄梅暗雨,懒试清游。香润红绡,从看纨扇都收。

消魂桥上西风早,怕明朝、吹换凉秋。望京华,芳草天涯,何处高楼。

高阳台 其二 病酒

清代· 程颂万

翳晓疏棂,弄晴烟幕,闷怀离绪恹恹。旅鬓惺忪,暗床弦索空悬。

露房烟靥知何限,黯倚墙、临水依然。恁春归、带眼频移,半臂慵添。

重帘怯卷瓯香寂,蓦扶头未醒,春在愁边。并袖携樽,记曾月下星前。

清吟侧帽无憀极,甚东风、吹恼樊川。认衫痕、香色今番,黯淡炉烟。

高阳台 观某女伶剧示王调甫

清代· 严既澄

团梦声凉,啼春泪冱,无人解识芳心。霓羽飘残,空劳蝶守莺寻。

灵犀辜负芳华逝,奈三年楚玉愁深。趁华灯奋袖低昂,心绪愔愔。

新来省识东风恶,愿花魂无恙,残酹虔斟。几折秦讴,对人长是哀吟。

散花未解维摩病,怕蹉跎绿易成阴。敛筝弦拥髻归来,同怯鸾衾。

高阳台 游花市

清代· 潘榕

惊艳鸟喧,迷香蝶引,年年花市来过。百岁光阴,回思已半销磨。

嬉游好趁吟身健,快寻欢、莫任蹉跎。觉春情老更痴颠,燕子知么。

东风如昨人何处,把前尘细忆,比梦还讹。每踏芳丛,教侬感慨偏多。

梨魂絮影依稀是,立斜阳、惆怅关河。向村帘且醉醺醺,陌上行歌。

高阳台

清代· 曹慎仪

露片销红,烟丝飏碧,梨花庭院深深。怕捲朱帘,月痕移近芳阴。

依然春尽长安陌,甚催归、枝上啼禽。恐难禁。瘦褪湘衣,病拥罗衾。

无聊更自添愁绪,见兰釭微闪,莲漏遥沉。过尽飞鸿,鱼书还盼江浔。

离怀浑似炉香冷,渐成灰、一片檀心。断魂吟,水阔天长,有梦难寻。

高阳台·感怀

清代· 许禧身

漫点铜龙,缓敲檐铁,欣闻春雨纷纷。笼雾青纱,照来烛影偏清。

隔闱共说安民语,喜听来、句句真诚。黯消凝。炉内香残,案上灯昏。

运筹决尽承平策,奈安边少计,鬓角愁生。一样无眠,静传银箭沈沈。

祝天早罢干戈事,愿从今、永庆升平。倚窗听。残溜声低,滴至黎明。

高阳台

清代· 沈曾植

借月湔愁,笺天诉梦,碧城十二星期。拥髻归来,夜阑露细风微。

中庭种树成红豆,那寒心鹦鹉先知。?酬他,扇底秋心,弦上秋思。

当年对影闻声地,剩花溅泪萼,柳袅愁丝。罗带同心,有情天亦怜痴。

黄荒唐梦峡归云晚,甚神娥犹妒腰肢。祝芳风,莫罥飞花,莫斗纤眉。

高阳台·又

清代· 许禧身

玉案花芬,金炉香袅,桐阴竹径纵横。罗样仙云,纤纤微月光生。

此心已是沾泥絮,奈抛开、欲罢难平。太零丁。露电光阴,转眼浮萍。

谢庭冷落归何处,念膝前婉顺,每出真诚。天杳瑶台,倩谁传语衷情。

残更远听声声碎,入纱帏、梦也无成。最堪惊。泪结衷肠,双鬓星星。

高阳台·新历除日

清代· 陈家庆

竹叶沾唇,梅花点额,小窗帘幕深深。酒熟茶香,能消几许光阴。

客中第一关情处,怕故山、猿鹤愁侵。怅而今。独抱幽怀,欲寄微吟。

明朝道是新年好,祗风欺冻雀,雪压寒林。那有春风,任他芳讯沉沉。

胡尘满眼沙场泪,望玉关、烽火惊心。恨难禁。半壁江南,何处登临。

高阳台 新月

清代· 庄棫

舞燕翾风,晴霓散雨,一弯浅露蛾眉。准备新晴,明朝去踏沙堤。

影儿满地看都好,喜绿阴、青子离披。望还疑。穿遍闲云,飞上高枝。

帘钩不改春时样,误几回良夜,几度佳期。暝色才开,依然国色天姿。

团栾渐露微微意,到初三、便是芳时。好看伊。光满雕阑,彩泛金卮。

高阳台 二月廿五日过近林精舍,海棠一株,始舒红萼,徘徊久之,率成是解,吊山长李稚和先生

清代· 樊增祥

洗砚池荒,写经窗暗,奚僮不扫闲阶。一树红棠,含苞犹映书帷。

雕栏曲榭无人到,睇春风、旧燕还来。最凄凉、尘榻依然,重过萧斋。

著书辛苦知何用,叹丝桐麈尾,都付尘薶。侧帽花间,当时曾几徘徊。

董陵下马逢寒食,问花枝、今为谁开。怕明朝、点点啼猩,滴损苍苔。

高阳台 独坐

清代· 俞庆曾

荆棘山中,风波江上,人间处处堪怜。清净莲花,如何也堕情天。

芷兰萧艾浑难辨。愿东君、莫漫缠绵。镇无聊、梅子黄时,雨直风尖。

楼台镜里从头认,忽放怀一笑,万事云烟。身是浮云,等闲易感因缘。

添香煮茗晶帘下,悔当初、轻负华年。且消它、鸭绿鹅黄,浅醉闲眠。

高阳台 己酉重午西园饮席感怀

清代· 郑文焯

梅雨团金,兰风洒翠,吟觞又汎香蒲。斗草阑干,馀薰更涤芳裾。

宫魂枉续长生缕,误旧情、臂约红疏。感年光,明镜波心,不铸颜朱。

汨罗一片伤心碧,作中流箫鼓,遗恨江鱼。清些难招,沈哀欲变吴歈。

江潭自古蛟龙恶,但怨魂、绿老汀菰。镇销凝,节物凄凉,午醉谁扶。

高阳台 同张松溪、许季眉乃常湖舫饯秋,时松溪将客袁浦,余亦有归意

清代· 黄燮清

水浅蘋根,霜欹蓼影,画船斜倚孤篷。幽况凄迷,残尊坐对青峰。

倦游客比秋消瘦,算归期、燕子能同。采芙蓉。别后相思,寄与西风。

荷香桂子怀前度,弄短桡长笛,镜里烟浓。栏靠斜阳,罗衣人语楼东。

而今尽入销魂传,悔当初、领略匆匆。柳阴中。只有寒鸦,替守帘栊。

高阳台1914

清代· 况周颐

帽影羞花,襟痕泥酒,匆匆赚却芳时。半榻书尘,相如倦极谁知。

流莺莫作伤春语,替垂杨、惜起腰肢。问东风底事,残英欲坠还迟。

长亭早是相思路,更和烟和雨,芳草凄其。最苦登临,如何楼阁参差。

红墙便抵蓬山远,说红墙、更在天涯。倚琼箫、醉不成声,不醉休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