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毓奇有关的诗词

访竹溪先生

宋代· 朱熹

路逢个老翁,自负柴一束。乌巾插在腰,背手牵黄犊。

借问何处居,指点破茅屋。午鸡啼短墙,麦饭方炊熟。

题竹溪禅院

唐代· 李洞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
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
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石钟山记

宋代·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钟山赓吴沉韵

明代· 朱元璋

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
遥岑如剑戟,迩洞非茅屋。
青松秀紫崖,白石生玄谷。
岩畔毓灵芝,峰顶森神木。
时时风雨生,日日山林沐。
和鸣尽啼莺,善举皆飞鹄。
山中道者禅,陇头童子牧。
试问几经年,答云常辟谷。

放舟至下钟山

清代· 汤右曾

空蒙一片云满湖,西南风起吹樯乌。渊渊且止发船鼓,秀绝下钟山色无。

褰裳直上捷猿狖,乐哉一幅寒林图。绝顶飘飖目四豁,左右江湖渺空阔。

烟波尽处洲渚微,仿佛扶桑见穷发。天旋地转不少留,回看星气忽已周。

扁舟岁晚梦吴越,匡庐五老空船头。衔舻如山万商集,使者缨旌骑吹入。

行人扰扰竞锥刀,落日悠悠下城邑。前临巨石纷盘陀,仰看绝壁青嵯峨。

玲珑窈窕万窃出,安得瀄汩生流波。风声水声奈尔何,只今埋没尘沙多。

无弦之琴张素壁,岁久抑郁恐不和。一歌如扣镡,再歌哀知音。

洞庭木脱水深深,天高月白风入林。或鼓或考声钦钦,岭猿江雁同夜吟。

潜蛟出听老龙泣,渔父沧浪知此心。

寄僧钟山净珏

宋代· 顾逢

忘怀独有师,每恨会时稀。
作别不得见,相寻闻已归。
两鸡花下鬭,一蝶雨中飞。
想在陈湖寺,纫衣掩竹扉。

题石钟山

明代· 吴宣

天阔鸟雀走,月寒烟露清。巨涛舂百坎,何啻万钟声。

登钟山憩定林

宋代· 陈杰

禾黍古离宫,荒畦屈曲通。
语音京洛近,王气海潮东。
山色余萧寺,松声尚晋风。
兴亡不可诘,太息定林翁。

游石钟山

明代· 王弘诲

坡仙自昔好奇者,月夜乘舟绝壁下。石钟有记留兹山,寥寥千载知音寡。

我来倚棹彭蠡傍,连朝风逆阻帆樯。探奇吊古寻苏迹,轻舠霄日归云房。

巨灵雕锼役鬼斧,嵯岈谲怪张龙虎。回光倒影浸玻璃,雪窦风扃互吞吐。

窾坎镗鎝若有声,鲛宫隐隐大镛鸣。瀛箫冯鼓纷相续,洞庭张乐拟韶韺。

元也水经语不尽,渤乎聆音未深辨。一从坡仙更品题,山水文章同不泯。

鲰生好古志每勤,蹉跎念载营朝昏。天时人事始相值,胜游千古追龙门。

因思遇合亦偶尔,世间万事皆如此。曾闻海外多奇珍,何必苏钟与韩鼓。

是非悠悠且莫谈,寄谢坡仙怀二子。

宿钟山白云庵

清代· 朱福田

晴看日向海中出,雨觉云从足底生。唤起江城六朝梦,天风吹下木鱼声。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