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 本意
清代· 王士禄
浣纱江畔女儿身。苕艳窈无邻。谁人窥巧笑,独自惜微颦。
无奈君王薪胆、催人去,遣作馆娃春。
红兰草草吴宫事,空传鸾、雾疑神。还可念,苍茫一舸五湖滨。
无赖唯馀石上、青苔迹,千载解愁人。
西施
宋代· 梅尧臣
金缕曲 咏西施梦花
清代· 熊琏
黄土埋金粉。想吴宫、何异南柯,欢场俄顷。断送江山嚬笑里,梧叶秋深风紧。
更谁问、屧廊香径。过眼烟花原幻迹,现花身、身后还留影。
依旧是,娇如病。
当时占断繁华境。一任取、歌酣舞倦,君王醉领。生怕春宵容易度,多少迷离光景。
竟付与、五湖萍梗。听到子规悽绝处,感沧桑、千载芳魂冷。
唤不得,红颜醒。
西施捧心图
宋代· 郑思肖
荡尽吴王醉后春,化为颦笑艳精神。当胸一点痛得别,直是妖娆恼杀人。
题西施蹙额捧心图
元代· 叶颙
憔悴两娥颦,春山锁恨深。东邻正尝胆,西子谩扪心。
西施诗
唐代· 西施
西施舌
宋代· 吕本中
海上凡鱼不识名,百千生命一杯羹。无端更号西施舌,重与儿曹起妄情。
和秉之送菊菊有杨妃西施之号 其一
明代· 王鏊
先春罨土槿编篱,同对年来亦好奇。自笑老夫心力懒,黄华随意著高枝。
若耶溪(西施采莲、欧冶铸剑所)
唐代· 李绅
咏西施菊二首 其一
清代· 黄文灿
蔚起寒窗翘错新,傲霜不肯作花茵。临风欲舞香飘油,沐雨新妆淡点唇。
共道天姿钟越地,谁知国色寄湖滨。迄今上苑称佳植,不使东邻漫笑颦。
西施泛湖图 其二
宋代· 章甫
绿柳丝丝曳碧山,环山流水自潺湲。五湖烟景知多少,引尔香魂到几湾。
点绛唇 咏西施舌
清代· 梁鼎芬
梦雨丝风,溪头网得娇如雪。金璚玉屑。肯使轻磨灭。
想是吴宫,曩日曾饶舌。空凄切。江湖贬绝。莫向人间说。
题西施浣纱图
明代· 董少玉
吴宗教惠西施舌戏成三绝 其一
宋代· 王十朋
吴王无处可招魂,惟有西施舌尚存。曾共君王醉长夜,至今犹得奉芳尊。
二郎神(西施浣沙碛)
宋代· 周弼
附:王轩题西施石诗
唐代· 王轩
葬西施挽歌
宋代· 王炎
咏史 其八 西施
明代· 何吾驺
若耶溪畔好莲花,最似西施出浣纱。一入吴宫叹殊绝,当年同伴始生嗟。
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种牡丹二首 其二
宋代· 杨万里
洛花移种到松江,国色天香内样妆。老里懒边无好思,为渠觅句却穷忙。
西施 游西施山
清代· 董元恺
镜湖春水影溶溶。一棹小桥通。稽山回映处,石径碧玲珑。
为想苎萝村畔,才离却,恰向土城中。
浣纱当日原无伴,偏邀郑旦相同。还堪笑、去笄填土孰为容。
刚得教成歌舞如花艳,送入馆娃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