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
明代· 徐渭
明月照江水,截梁与子步。
当时如花人,曾此照铅素。
江流不改易,月亦无新故。
薄云淡杪林,晴沙泛寒露。
借言伊人闺,应在烟生处。
忆王孙 其二 游西施山
清代· 毛奇龄
西施歌馆旧城东。画栋朱栏映碧空。花絮阴阴趁晚风。
翠重重。石上胭脂堕雨红。
和张倅子仪送鞓红、魏紫、崇宁红醉、西施四
宋代· 杨万里
西施
清代· 张之纯
侬家迢递阻山河,犹记村名是苧萝。为问捧心因底事,受王恩重负王多。
河鲀之美唯西施乳得名旧矣而未有作诗者戏作此诗
宋代· 周紫芝
吴王宫中半吴女,选入吴宫歌白苧。姑苏台上看西施,羞得红妆不歌舞。
青丝笼髻云剪衣,玉垂双乳肤凝脂。香罗对画两鸂鶒,半约胸酥人未知。
迩来红鱼新入馔,西施乳入诗翁眼。酽白还惊春雪温,细理不知燕玉软。
坐中嘉名思昔人,未许八珍当禁脔。
更将人乳作蒸豚,可笑此郎风味浅。不知柱下风流张相君,暮年饮乳不饮醇。
帐中侍儿知有几,当时西子今未闻。白头自笑竹坡老,烹鲜谁饷杯中珍。
江瑶敛袂敢争席,一尊伴我抛青春。
西施捧心
元代· 胡奎
一痛一眉颦,夫差识未真。曾知褒姒笑,即是捧心人。
和秉之送菊菊有杨妃西施之号 其二
明代· 王鏊
烂醉都忘倒接䍦,高堂四菊十分奇。西施未醒杨妃醉,白发樽前恐未宜。
诸菊咏十二首 其三 托叶西施菊
明代· 张黼
艳质新移自苧罗,独留亡国恨偏多。秋来何处看遗迹,寂寂无言敛翠蛾。
西施 其三
宋代· 柳永
苎萝妖艳世难偕。善媚悦君怀。后庭恃宠,尽使绝嫌猜。
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来。捧心调态军前死,罗绮旋变尘埃。
至今想,怨魂无主尚徘徊。夜夜姑苏城外,当时月,但空照荒台。
浣溪沙 西施梦武塘梅花和尚墓下有此种
清代· 沈栗
一别苏台不计春。浣沙石上草如茵。幻生花种也怜人。
梦绕吴宫心独捧,香消南国态谁颦。小名低唤莫生嗔。
西施菊
明代· 许炯
浣纱仙子锦为容,霸越亡吴第一功。曾逐鸱夷全晚节,故开寒艳傲秋风。
露啼珠泪情如在,月照霞妆色更浓。斜倚阑干娇不语,依稀犹记馆娃宫。
白西施
明代· 杨循吉
腻粉脂容玉雪肤,花神莹白羡吴姬。秋风素魄东篱下,不逐鸱夷泛五湖。
题西施
明代· 朱元璋
天生两奇绝,越地多群山。万古垂青史,西施世美颜。
窈窕精神缓,悠然体态闲。笑拥丹唇脸,皓齿出其间。
一召起闾里,句践扼雄关。伐谋应得志,西浙径亲攀。
铁甲乘潮渡,黄池兵未还。
咏西施
宋代· 王称
浣纱白石上,本住越溪滨。一入吴王苑,遂为倾国人。
春华娇艳质,秋水助精神。寄谢东邻女,双蛾莫效颦。
清代· 陈维崧
偶然小驻卓金车,听曲傍帘纱。司空筵上,十队拍红牙。
就里双鬟,不肯施铅粉,一缕鬓堆鸦。
三年重到芜城路,空流落、可怜花。银墙绿柳,愁煞那人家。
他日江船,倘遇啼衫客,休轻拨琵琶。
题西施拜心图
宋代· 姚勉
和秉之送菊菊有杨妃西施之号 其三
年来黄菊也随时,斗出金盘与玉卮。独有岁寒心尚在,落英重作楚人词。
西施吟
宋代· 何云
西施洞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西子芳游处,山椒尚有名。花留看镜色,云断舞衣情。
河在无星度,台空罢雨行。总言誇绝代,终是怆倾城。
西施咏
明代· 王邦畿
颦里西施貌若仙,吴王宫里斗婵娟。三千粉黛承恩重,又上西湖范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