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坐且勿喧,听我歌阆州。阆州天下胜,十二锦屏楼。
歌舞巴渝盛,江山士女游。我有同年翁,阆州旧乡县。
送客苍溪船,读书玉台观。忽乘相如车,谓受文翁荐。
游宦非不归,十载成都乱。只君为爱子,相思不相见。
相见隔长安,干戈徒步难。金牛盘七坂,铁马断千山。
敢辞道路艰,早向妻儿诀。一身上鸟道,全家傍虎穴。
君自为尊章,岂得顾妻子。分携各努力,妾当为君死。
凄凄复切切,苦语不能答。好寄武昌书,莫买秦淮妾。
巴水急若箭,巴船去如叶。两岸苍崖高,孤帆望中没。
二月到汉口,三月下扬州。扬州花月地,烽火似边头。
驿路逢老亲,迁官向闽越。谓逼公车期,蚤看长安月。
再拜不忍去,趣使严装发。河山一朝异,复作他乡别。
别后竟何如,飘零少定居。愁中乡信断,不敢望来书。
尽道是葭萌,杀人满川陆。积尸峨嵋平,千村惟鬼哭。
客有自秦关,传言且悲喜。来时闻君妇,贞心视江水。
江水流不极,猿声哀岂闻。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
五内为崩摧,买舟急迎取。相逢惟一恸,不料吾见汝。
拭眼问舅姑,云山复何处。泪尽日南天,死生不相遇。
汝有亲弟兄,提携思共济。姊妹四五人,扶持结衣袂。
怀里孤雏痴,啼呼不知避。失散苍皇间,骨肉都抛弃。
悠悠彼苍天,于人抑何酷。城中十万户,白骨满崖谷。
官军收成都,千里见榛莽。设官尹猿猱,半以饲豺虎。
尚道是阆州,此地差安堵。民少官则多,莫恤蜀人苦。
凄凉汉祖庙,寂寞滕王台。子规叫夜月,城郭生蒿莱。
只有嘉陵江,江声自浩浩。我欲竟此曲,流涕不复道。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周氏家有羊狗之痾。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日出扶桑根,日上扶桑顶。海色秋茫茫,天光何万顷。
扶桑日东出,若木日西落。日出天始明,扶桑人不恶。
扶桑有国自鸿荒,有国有人天性良。亦复有君臣,栋宇垂衣裳。
自古国有主,不知何姓氏,闻自周中王,世嗣相传宗揖让。
至今惟一姓,不识有兴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道之纲,何弛何张。
且吾闻之扶桑之国人,宁杀不受辱,岂不谓死亦何短,生亦何长。
身在义所耻,身死义不忘。皇元发仁被六合,海服远来贡,大泊凌广洋。
陈辞极恳款,器物尽精致,黄金铸甲白日光。大珠径寸夜发芒,利刀截铁断两旁。
水玉拾海底,湛澈团天浆。奇才妙识不及数,一一具献无诡藏。
上者国有使,下者通贩商。年年以为常,奈何汉中叶,独用桑弘羊。
内府无钱愧张武,大官小吏贪如狼。怀金辱明主,秽德腥外邦。
彼岂侮大国,顾敢为猖狂。夜半海水赤,南风无回樯。
十年不遣使东天,遂裂长鲸奋怒火炽扬。波涛汹生,海中不宁,上人何年来,瞳人正碧发未苍。
词句所发,如众妙香,自言读书在扶桑。慕法五天竺,十七来钱唐。
十八姑苏住,浩歌濯沧浪。问剑虎丘石,挂席枫桥霜。
古台吟凤去,新寺访龙翔。振衣香炉颠,洗钵三石梁。
天上归来虞阁老,留之廿日扫室置禅床。笑谓门生及儿子,海国有此圭与璋。
一一作歌送,彷佛扶桑之故乡。珊瑚树底龙所宫,照之五色云锦章。
龙儿护惜不得睡,中天夜掉紫玉幢,意用慰此遥相望。
往年上人去,我在霅上不得见,前年上人归,我方僦宅园中央。
日夕还往双桧下,列榻坐受南薰凉。写诗不记首,把酒无数觞。
苧袍浮霜踏月色,夜未及鼓犹携将。双桧先生不及仕,抱瓮灌园而已矣。
有家何曾隔海水,有路未即还乡里。园芎二亩差可拟,菜本作羹播其子。
日日月月逝莫止,朝朝暮暮聊尔耳。此非天运固知此,扶桑之国邈东溟。
子其怀归子所应,天之所在子无能。方今天子圣且明,子能有道玉帛徵。
林泉之家从所营,子子孙孙无尽灯。子国君臣家父兄,一日闻之千载名。
子毋扶桑归,听我歌此扶桑行。
黄氏十九时,归周文璧氏。二年文璧丧,弱惟一女恃。
有姑患痿痹,其状莫比儗。有肢如无筋,有骨如无髓。
在床如空中,有身如蜕委。日夜但冥冥,仅有息存尔。
闻听与触动,稍及即厥死。荐地方儗步,通问必附耳。
艰难食溲次,不敢托诸婢。百药无一效,百累丛一已。
黄氏心烦恼,惛惛不知处。东家优婆夷,怜悯为黄语。
"汝姑溺苦海,汝知故何以。愆业如丘山,宿世所积累。
须皈大势力,南海有大士。解难说真言,功德莫思议。
但要深心持,日日要如是。一言一拜叩,亿又八千数。
在佛虽有程,敬爱无庸纪。功深果报近,何患患不起。
"黄氏闻是言,烦恼生欢喜。归室便置像,恭敬为作礼。
沐浴体投地,心观口娓娓。亦不知其终,亦不知其始。
亦不知其寒,亦不知其暑。阅日千八百,历年数得五。
俄梦见一姥,前黄行迤逦。心谓是现化,称名略不顾。
极力欲追即,步步悬尺只。径入一区庐,阖户若相拒。
款叩发号泣,其户豁然启。菩萨示妙相,金光烁瞻睹。
头上珠璎珞,晃晃复蕊蕊。莲目垂慈光,宣言启玉齿。
黄氏前谛听,合掌作长跪。云汝依吾道,悉知悉见已。
慈悲为我愿,岂无嘱付汝。循功加精进,九日一扶倚。
七九扶以行,前及我处所。觉来汗淋淋,其言尚在耳。
悟佛为众生,方便指门户。信心愈坚牢,额破吻俱腐。
临日试小掖,筋骨觉可举。屡试屡无难,还能步移跬。
彳亍诣像前,奠香致情旨。其炷从空跃,踰梁而直下。
乃著于本人,正中顶?里。其声若惊霆,其势若击杵。
身心发震竦,百苦悉皆去。如风捲天云,不复剩渣滓。
如春活枯草,如冰化为水。亲党尽来观,赞叹世无此。
姑谢新妇力,脱我出死簿。新妇答何功,菩萨威力故。
此事闻其甥,王纶能覼缕。韦虚气治痿,若或有仙技。
黄氏孝治痿,专以诚为主。格物与布气,非诚莫相与。
孝有致久旱,孝有致冰鲤。事本出非常,未可论常理。
我特书其孝,勃蹊用为砥。至今昆山人,大书播邑史。
云游难,云游难,万里水烟四海宽。说著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头酸。
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下有钱三百足。思量寻师访道难,今夜不知何处宿。
不觉行行三两程,人言此地是漳城。身上衣裳典卖尽,路上何曾见一人。
初到孤村宿孤馆,鸟啼花落千林晚。明朝早膳又起行,只有随身一柄伞。
渐渐来来兴化军,风雨萧萧欲送春。惟一空自赤毵珉,囊中尚有三两文。
行得艰辛脚无力,满身瘙痒都生虱。茫然到此赤条条,思欲归乡归未得。
争奈旬馀守肚饥,埋名隐姓有谁知。来到罗源兴福寺,遂乃捐身作仆儿。
初作仆时未半月,复与僧主时作别。火云飞上支提峰,路上石头如火热。
炎炎畏日正烧空,不堪赤脚走途中。一块肉山流出水,岂曾有扇可摇风。
且喜过除三伏暑,踪迹于今复剑浦。真个彻骨彻髓贫,荒郊一夜梧桐雨。
黄昏四顾泪珠流,无笠无蓑愁不愁。偎傍茆檐待天晓,村翁不许住檐头。
闻说建宁人好善,特来此地求衣饭。耳边但闻惭愧声,阿谁可具慈悲眼。
忆著从前富贵时,低头看鼻皱双眉。家家门首空舒手,那有一人怜乞儿。
福建出来到龙虎,上清宫中谒宫主。未相识前求挂搭,知堂嫌我身褴缕。
恰似先来到武夷,黄冠道士叱骂时。些儿馊饭冷熟水,道我孤寒玷辱伊。
江之东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西蜀。广闽淮海数万里,千山万水空碌碌。
云游不觉已多年,道友笑我何风颠。旧游经复再去来,大事忽忽莫怨天。
我生果有神仙分,前程有人可师问。于今历练已颟顸,胸中不著一点闷。
记得兵火起淮西,凄凉数里皆横尸。幸而天与残生活,受此饥渴不堪悲。
记得武林天大雪,衣衫破碎风刮骨。何况身中精气全,犹自冻得皮迸血。
又思古庙风雨时,香炉无火纸钱飞。神号鬼哭天惨惨,露冷云寒猿夜啼。
又思草里卧严霜,月照苍苔落叶黄。未得些儿真受用,如何禁得不凄凉。
偶然一日天开眼,陈泥丸公知我懒。癸丑中秋野外晴,独坐松阴说长短。
元来家里有真金,前日辛勤枉用心。即得长生留命诀,结茆静坐白云深。
炼就金丹亦容易,或在山中或在市。等闲作此云游歌,恐人不识云游意。
南国有嘉稻,丛生陇亩间。析根各移植,厥实乃始繁。
托体为昆弟,骨脉相牵援。内外虽有殊,恩谊终无偏。
女子既已长,一旦施衿鞶。遣行入他姓,同生若弃捐。
成人固应尔,能无摧肺肝。矧翳吾与汝,手足何茕单。
兄妹各一人,少小承欢颜。送子将于归,神凄涕泪潸。
痛念我慈父,昔日俱爱怜。我母秉义方,育子勤且艰。
吾长汝最稚,相差逾十年。中间弟及妹,幼弱遭摧残。
惜哉汝次兄,学成身力孱。中殇弃其室,魂魄居岱巅。
六人只存二,护汝如芝兰。提携兼诲诱,相爱无间言。
汝生多淑德,质端不在妍。敏慧爱诗书,请益日几番。
性情伉以直,辞语讷且娴。我父宰允吾,汝生已在官。
继复刺粤西,万里随征鞍。嗟予求微名,京兆秋风抟。
定省违晨昏,赖汝勤加餐。六年始得举,驰归霜隔天。
我父不及待,弃我归重泉。悲苦欲追殉,犹恨身体顽。
汝能侍父疾,送父凭素棺。宛转慰慈母,辛咽不忍宣。
以此两相较,百倍胜我贤。我父为廉吏,身后无薄田。
我从墨缞中,舌耕裹青毡。远游越五岁,负米思江壖。
母衰仗汝侍,欲去犹迁延。有别长依依,有泪同涟涟。
汝能识我意,百事使我安。爱嫂若事姊,亲悦若比肩。
偕之奉母养,俾母忘忧煎。嗟嗟家多故,择婿良独难。
汝笄又数春,我虑愁如瘅。今年策明良,我若星离躔。
身言甘就试,幸厕令长班。致此胡足喜,禄仕如抱关。
所欣天阙下,为汝得伯鸾。峨峨天水君,皎皎青琅玕。
吐言金玉屑,走笔龙蛇蟠。卅年困骥足,守进天所悭。
一朝凌风翔,乡赋振羽翰。计偕当仲春,先后来幽燕。
夙契感离思,乍合生忧端。共伤倦游久,怅彼帏居鳏。
比部二曹郎,戚友情相褰。为通两家好,愿作朱陈欢。
问名未十日,献赋登金銮。我喜几欲狂,远过身高骞。
问其何以故,遂忘食与眠。念予少兄弟,爱汝使之然。
但惜桂苑才,试以烹小鲜。临廷仰帝简,作宰匡庐边。
乞假得归娶,人羡锦衣还。请期既纳采,即咏《桃夭》篇。
清门殊世俗,繁费皆可删。奁资一何薄,安得琼瑛盘。
裁作四时衣,采绣亦斓斑。珠丝悬络索,双鬓垂螺环。
约发玳瑁簪,缀以翡翠钿。缬带紫罗襦,玉绾黄金镮。
琐琐饰众目,不足十万钱。布多杂彩少,箧面陈缃纨。
吁嗟慈母意,欲语眉先攒。爱女思丰盈,怜子方贫寒。
我今亦何为,终日起长叹。先人祇一女,随兄久迍邅。
兹当吉礼成,心力敢不殚。尺帛一囊粟,即日甘分颁。
筹思无可赠,赠汝三尺笺。笺中书韵语,滴泪和墨研。
汝身虽强力,汝体多劳㾓。冷燠小有妨,喘嗽辄纠缠。
嗣今须护摄,勿使日削朘。喜阳怒乃阴,损益气所干。
顺时遣郁悒,遇物谢忿悁。不逮事舅姑,既往莫可攀。
岁时奉家祭,粢盛重洁蠲。将事必以诚,亲手濯豆笾。
持家此为首,凡百敬慎先。夫子姑良朋,爱结今生缘。
和顺久愈谐,谦畏斯无愆。刚则济以柔,狭乃规以宽。
有无俱黾勉,得失无欺谩。抚视前室女,曲意使安便。
人生凡所遇,安得期万全。人或忤我意,坦悦相周旋。
境或小不遇,检躬惟益虔。汝为宰官妇,切戒奢与专。
奢为天所忌,专为人所姗。外政期勿闻,阃阈若有阑。
耀首辞珠玑,饫口乐瓢箪。镫火夜愔愔,束帛朝戋戋。
古人重循吏,其室无佩环。异物不足贵,清明乃共传。
积衣千万袟,暖身惟一绵。陈簋方丈满,饱腹惟一饘。
贪侈亦何需,徒为招祸綖。子孙贵读书,富足易轻儇。
幼齿乘高车,长大为执鞭。皆由贻以患,置抄使疾颠。
概兹皆当懔,毋为俗虑牵。汝岂丛尤悔,吾情过拘挛。
申申为此语,日省庶励旃。奴婢务矜恤,勿令生烦冤。
尤宜教以正,事上静以颛。好恶无偏向,乃克泯其奸。
孤茕务悯念,分惠及杯棬。尤宜将以敬,慎勿邀誉焉。
好誉谄乃进,虚壑何能填。言一漏者万,聊为明拳拳。
词陋意则深,可如金石镌。补汝德未足,勖汝意未坚。
取言贵切近,女诫拟重编。至若母家内,思忆毋沈绵。
母年虽七旬,旧患幸已痊。康乐享期颐,福祐期明媊。
汝嫂性虽愚,孝敬能乾乾。诸倒习占毕,质分堪陶甄。
吾将官闽越,界通江右山。他时谋省觐,笋轿来归遄。
汝心颇足慰,宜禁泪潺湲。望汝光两门,仪行昭蘋蘩。
秋气正淑清,香发庭桂丹。锵锵八鸾驾,吉庆贺团栾。
此诗勿再诵,诵者增悲酸。藏之琉璃匣,真气芬旃檀。
太极昔未判,一气浑浑然。清浊既已分,万象何昭宣。
高者为天为日月,下者为地为山川。其间昆虫与草木,林林总总几万千。
若夫禀二仪之秀气,夺万物之精妍。生具四端备百行,虚灵挺秀为人焉。
中有最灵与最秀,首出庶类惟圣为能全。天生圣人岂徒尔,亶聪明作元后父母乎黎元。
大哉吾王继立极,聪明卓冠天下先。神圣广运尧荡荡,日新夕惕汤乾乾。
躬翊明主膺大任,统一六合清三边。大开明堂受朝贡,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万国玉帛来源源。
鞭策唐宋轶秦汉,进与虞周三代为比肩。上天眷命益用懋,福禄胤祚恒绵延。
龙子龙孙自有种,金枝玉叶春相鲜。分茅胙土法古制王章,九爵衮冕光蝉联。
秦都关中晋云内,荆衡齐代并幽燕。下逮岷峨巴蜀二十有馀国,莫不犬牙相制唇齿相牵连。
眷兹辽阳作巨镇,提封千里际海堧。坐临高丽控朔漠,襟带潮海通云烟。
吾君奉诏莅兹国,措置社稷磐石坚。春秋祀事竭诚敬,抚恤黎庶加慈怜。
辽天雨露洒,湛恩及蜎翾。恪遵王度靡颇僻,佩服祖训常恭虔。
乃文乃武才兼济,惟精惟一学更专。横槊跨马耀威武,投戈讲艺宏经筵。
况有如貔如虎桓桓之将士,又有如鸳如鸾之英贤。
同寅协恭赞厥美,夙兴夜寐相周旋。皇风清夷海宇靖,伫见民庶高枕皆安眠。
行者愿出于吾途,居者愿列于吾廛。仕者愿立于吾朝,耕者愿业于吾田。
尧民何皞皞,周道何平平。牧童牛背歌,日夕腾垓埏。
岂不见东平苍竹帛,千古芳名传。又不见城阳章功绩,万载金石镌。
吾君仁德早拔萃,彼二者不得专美于其前。欣逢令旦当今日,正是二月中和天。
祥云裁锦弄晓霁,扶桑暖旭高枝悬。一元坱圠妙化育,品汇孰不归陶甄。
遐迩臣邻率欢贺,承筐篚厥黄与玄。綵杖缀班森玉笋,绛纱笼烛烧金莲。
醉路宫花压帽重,迎风象管鸣繁弦。上林流莺听睆睍,翻阶舞鹤看?跹。
葡萄满斟光禄酒,蟠桃佳宴瑶池仙。太平盛事亲幸睹,直欲播颂焉得巨笔如长椽。
区区韦布士,词馆叨备员。既乏八斗才,安用五色笺。
但歌天保诗,答此鹿鸣篇。愿祝吾君寿如山,山高翠拔闾阜巅。
愿祝吾君福如水,水长玉挂双峰泉。闾山泉水高远亘今古,愿祈国祚相与悠久亿万千斯年。
著名诗人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