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涛有关的诗词

衡山蟠杏广荫数亩生祝融西南大山绝顶退省山人述其状予登祝融绝顶惜未能至西南峰也

清代· 徐树铭

何年仙人种红杏,珊瑚万仞衡峰顶。丹凤翩?濯赪玉,朱雀文章媚琼锦。

垂柯覆干隐风雷,作实含华谢孤冷。高逼赤日炎不槁,俯接苍霞逖逾勍。

天柱紫盖懔相角,祝融石廪森之屏。樵苏坐憩夕忘归,骚客行吟倦思枕。

丫权巉崿龙虎气,科条散濩虬蛟影。穿丹林吐邺侯光,写绿天连素师净。

山人轩眉纵高论,曾踏绀峦攀赤梗。每嗟健步恣登临,那识玄关密乡井。

嗟予题石最高处,要溯云根蹑岩隥。空搜禹迹到岣嵝,窅挹苍梧俯溟涬。

夕看万里层云开,晓破严辰初旭炯。名峰一别四十春,梦痕寂历杉松径。

何当采芝撷华胜,细访丛柯驻流景。

昔游诗 其十

宋代· 姜夔

昔游衡山下,看水入朱陵。
半空发积雪,万万玉花凝。
或如生绡挂,或作薄雾横。
纷纷虎豹吼,往往蛟龙惊。
人语不相闻,溅雹漂我缨。
有鱼缘峭壁,上上终不亭。
此中有神物,雷雨周八弦。

王乐用佥江门看病别后赋此

明代· 陈献章

木叶吾衣草吾屦,鸟解唱歌花解舞。天际虹桥万丈高,袖里青蛇三尺许。

破帽冲开华顶云,西望衡山久延伫。堂堂名教天命之,六六洞天谁是主。

五羊城中老法星,日昨江门看病去。

刘聚卿属题文徵明石湖画卷卷中有张文襄乙未十月题诗翁文恭庚子四月和文衡山三诗

清代· 郑孝胥

乙未秋入都,常熟招一饭。坐间惟恒斋,从此不再见。

金陵谒南皮,拒客若有愠。武昌复持节,枢府颇受怨。

戊戌翁亦去,庚子成内乱。山中和三诗,自喜得閒散。

国命难久延,大力负夜半。二三贵人者,愦愦孰可谏?

此卷诚尤物,展览历忧患。胜情吾何有,话旧且自遣。

李节推乃祖衡岳斋手卷

明代· 王立道

衡山殿南荒,上托朱鸟精。嵬峨隐天半,云霞浩纵横。

列仙纷遗搆,千古含神灵。玉洞饶宝箓,紫文閟丹经。

至道一得窥,寿与天地并。挥手揖洪厓,长啸招期生。

埏垓不足游,飘摇凌太清。

展省龙塘有作

宋代· 张栻

十年衡山阴,驱马几往还。
山色如故人,牧竖随马鞍。
俯伏长松下,清晨涕汍澜。
念昔初拱把,兹焉影团栾。
白云归何时,日月如转环。
矫首祝融峰,依前倚高寒。
於焉百感集,欲去良独难。

孙仁甫丈炳奎出观先世所藏温公澄泥砚李延平有题名南宋为魏鹤山得见真西山跋明有文衡山观款

清代· 丁立诚

南唐澄泥第一品,北宋党碑第一人。匪砚之重,世自不敢轻。

况其温温玉质,娟娟出水莲丰神。砚之方正见公德,砚之圭角表公节。

公兮砚兮皆可述,独乐园中说《周易》。墨花濡染传家集,凤咮龙尾伯仲间。

只许桥亭谢升堂,玉带文入室。前有观者李延平,后有观者文徵明,其中更有西山鹤山来同盟。

八百载后归之乐安孙,可与宋雕《资治通鉴》称为两足尊。

沈石田与吴心远游罨画溪灯下作画题诗为别石田没而文衡山添一舟貌二公于中今心远亦没矣见画感兴次韵

明代· 杭淮

石田逍遥心远逸,携手共作清溪游。风吹柳条映沙白,水涵舟楫兼天浮。

画中谁为石田老,潇洒纶巾欹白头。心远飘然若仙俦,意气已觉凌丹邱。

惜今二老不复作,空使感叹临长流。赖有衡山补遗墨,清溪明月至今留。

宝相山赠心印上人

清代· 何绍基

上人家在衡山陬,好奇早作黔山游。锡飞杯渡不知远,荒山宴坐忘春秋。

中年乡思不可鞚,七十二峰时入梦。于今了了复玄玄,如叶脱枝茧离瓮。

山中宝相比月圆,楼阁虚明秋照天。我心怀归不能语,却觅来途下山去。

慧和尚三绝

宋代· 文天祥

画我郎潜先帝时,而今白发渐参差。
若交传入都人眼,疑汝前身妙善师。
风雪衡山涕满膺,懒残不管自家身。
殷勤拨火分煨芋,却有工夫到别人。
花光老矣墨婆娑,无赖梅花一白何。
为问西来宗旨道,世间色相是空麽。

推荐诗词